耦合器及气体或液体的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9820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可通过具有阀开闭机构的凸型耦合器部与凹型耦合器部,以简单的构成进行氢的进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耦合器及氢供给装置为如下构成,即包括:容器(50或60或90),内置有储氢合金;以及凸型耦合器部(1),具有利用弹簧加力的自密封型凸型用开闭阀机构(6),所述自密封型凸型用开闭阀机构(6)安装在所述容器(60或50)的表面(60a或50a)侧或者凸型保持部(4)的表面(4b)侧;且将所述凸型耦合器部(1)设置在所述容器的表面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耦合器及氢等的供给装置,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用于通过具有阀 开闭机构的凸型耦合器部与凹型耦合器部,以简单的构成进行氢等的进出的新颖的改良。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所使用的此种耦合器,例如在利用能够以低压且密实地储藏氢的储氢 合金(MH)作为以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氢利用设备的氢源的领域中,与普通的压力容器相同, 采用在其它领域中所使用的耦合器。例如,专利文献1中,一种通用流体用的具有插座与插头的耦合器机构,其为通过 以插头插入插座可简单地锁固、也可密封的结构。另外,当插座与插头单独具有密封机构 时,从两者开始组合起解除密封机构,从而可确保用以流过流体的流路。另外,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等中,存在作为点火器用所使用的阀,但 这是在使用点火器时使阀打开,通过另外具有的点火功能来使容器内的燃烧用溶剂点火。此外,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6等中,设置有点火器的燃料的进口及出口阀,通过该 阀来进行燃料的进出。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4-35383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2-8164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特开平9-21529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专利特开平10-300081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专利特开2004-293952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专利第26131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以往,所使用的耦合器以如上方式而构成,因此存在以下问题。以往,储氢容器中所采用的专利文献1的耦合器中,不仅具有密封机构,也具有锁 固机构,因此结构复杂,难以对应于越来越要求小型化的储氢容器而实现小型化。此外,由 于凸型部与凹型部分别为不同的结构,因此具有制造成本高的问题。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小型且简化的可与储氢容器进行氢的进出的氢供给系统。另外,尤其是在储氢容器中,如果在其氢进出时氢泄漏,则有可能会因氢浓度而导 致重大的灾害,因此需要不泄漏氢的系统。另外,尤其是,在内置了储氢合金的储氢容器中,由于其合金自身为粉末状,因此 粉末有可能会进入系统内而成为使系统自身堵塞的主要原因。本专利技术的耦合器为如下构成,即包括容器,内置储氢合金;以及凸型耦合器部, 具有安装在所述容器的表面侧的,利用弹簧加力的自密封型凸型用开闭阀机构;且将所述 凸型耦合器部设置在所述容器的表面侧;另外,在所述凸型耦合器部装卸自由地设置有凹 型耦合器部,该凹型耦合器部包括凹型用开闭阀机构,该凹型用开闭阀机构具有与凸型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的利用弹簧加力的自密封结构;另外,在所述凸型耦合器部的一端设置有 具有比所述储氢合金更微细的孔的过滤器;另外,在所述凹型耦合器部设置有在与凸型耦 合器脱卸时与容器侧进行密封的0型环;另外,将所述凹型耦合器部设置在连接部的表面 侧;另外,所述凹型耦合器部中的凹型用筒体与所述连接部中的凹型保持部一体化;另外, 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型耦合器部与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型耦合器部来进行气体或者液 体的进出;另外,所述过滤器是通过铆接来设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耦合器及氢等的供给装置以如上方式而构成,因此可获得如下效果。S卩,包括容器,内置储氢合金;以及凸型耦合器部,具有安装在所述容器的表面 侧的,利用弹簧加力的自密封型凸型用开闭阀机构;且隔着所述凸型保持部而将所述凸型 耦合器部设置在所述容器的表面侧,因此与以往的单触(one touch)式的耦合器不同,结构 变得简单,可具有与容器的小型化对应的氢等的进出功能。另外,在所述凸型耦合器部装卸自由地设置有凹型耦合器部,该凹型耦合器部包 括凹型用开闭阀机构,所述凹型用开闭阀机构为与凸型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的利用弹簧加力 的自密封型凹型用开闭阀机构,因此可简单且低价地构成氢等的供给系统。另外,在所述凸型耦合器部的一端设置有具有比所述储氢合金更微细的孔的过滤 器,因此可防止储氢合金的粉末向氢供给系统内流入。在所述凹型耦合器部设置有在与凸型耦合器脱卸时与容器侧进行密封的0型环 及连接部,由此既可防止氢等的气体泄漏,又可简单地构成氢等的供给系统。另外,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型耦合器部与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型耦合器部,可 获得用以进行氢等的进出的低价且高性能的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耦合器及氢等的供给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图3的结合状态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图8的各耦合器部的其它使用结构的放大截面图。图4是表示安装着图1的凸型耦合器部的方型的储氢容器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气体或液体的供给装置的放大分解截面图。图6是表示图5的结合状态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向凸型耦合器部安装过滤器的其它安装例。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耦合器部的形态的非结合状态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具有阀开闭机构的凸型耦合器部与凹型耦合器 部,可用简单的构成进行氢等的进出的耦合器及氢等的供给装置。实施例以下,与附图一起对本专利技术的耦合器及气体或液体的供给装置的优选实施形态进 行说明。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凸型耦合器部1与凹型耦合器部2通过凸凹嵌合式连接的4耦合器3的构成的截面图,所述凸型耦合器部1是包括通过压缩型弹簧5的加力而作动的 凸型用开闭阀机构6的结构。所述凸型用开闭阀机构6出入自由地设置在外周具有0型环7的凸用筒体8内, 且包括由外周具有密封圈9的凸用阀12、和设置在所述凸用筒体8的座盖11的端部Ila与 所述凸用阀12之间的所述弹簧5。因此,以下述方式来构成通过所述凸用阀12抵抗所述弹簧5或者利用弹力在轴 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密封圈9移动,将孔13开闭,由此进行凸型用开闭阀机构6的凸用阀12 的开闭。另外,在所述座盖11的端部Ila的外表面设置有具有比储氢合金的粒子更细的过 滤器性能,即具有微细的孔(未图示)的过滤器40。所述凹型耦合器部2的利用弹簧加力的自密封型凹型用开闭阀机构30包括凹用 阀24,出入自由地设置在外周具有0型环20与27的凹用筒体21内,且外周具有密封圈22 ; 以及所述弹簧26,设置在所述凹用筒体21的座盖25的端部25a与所述凹用阀24之间。因此,以下述方式来构成通过所述凹用阀24抵抗所述弹簧26或者利用弹力在轴 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密封圈22移动,将孔28开闭,由此进行凹型用开闭阀机构30的开闭。另外,所述凹型耦合器部2如图8所示,通过例如螺丝部80b以拧入式设置在连接 部80中整体形状呈凹型的筒型形状的凹型保持部41的轴心位置即表面80a,并且凸型耦合 器部1设置在向氢贮藏容器90的前端安装的凸型的凸型保持部4的表面4b,且通过螺丝 部4a、41a而切实地固定且装卸自由。另外,所述图1的耦合器3为结合状态,因此各耦合 器部1、2的阀机构6、30分别为打开状态。另外,图3的构成为表示图8的其它形态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图3的结合状态的 截面图,为如下构成,即具有连接部80,该连接部80包括使所述凹型耦合器部2中的凹用 筒体21与所述连接部80中的凹型保持部41 一体化而获得的凹型保持部41b ;设置在突出 于所述凹型保持部41b的表面80a的凸部的外周的0型环20 ;以及所述凹型用开闭阀机构 30 ;且不需要螺丝部80b与密封圈27。因此,零件个数减少,由此成本降低,由于不存在螺 丝部80b,从而不存在氢等从凹型保持部41的表面80a附近泄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60),内置有储氢合金或者气体或液体;以及凸型耦合器部(1),具有安装在所述容器(60)的表面(60a)侧的,利用弹簧加力的自密封型凸型用开闭阀机构(6);其中,将所述凸型耦合器部(1)设置在所述容器(60)的表面(60a)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8-1-30 2008-019239一种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60),内置有储氢合金或者气体或液体;以及凸型耦合器部(1),具有安装在所述容器(60)的表面(60a)侧的,利用弹簧加力的自密封型凸型用开闭阀机构(6);其中,将所述凸型耦合器部(1)设置在所述容器(60)的表面(60a)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型耦合器部(1),装卸自由地 设置了具有利用弹簧加力的自密封型凹型用开闭阀机构(30)的凹型耦合器部(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型耦合器部(1) 的一端设置有具有比所述储氢合金更微细的孔的过滤器(4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船津恭平佐藤幸雄河原崎芳德涉川浩一目黑修二高畑忠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