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采用该正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86851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高容量、且高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特性优良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包含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层具有包含树枝状的活性物质粒子的第1活性物质层,树枝状的活性物质粒子从集电体侧的底部朝第1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侧分歧成多个枝部。在第1活性物质层中,优选底部侧的活性物质密度大于表面侧的活性物质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特别是涉及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改进。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个人电脑、便携式电话等电子设备的可移动化在急速发展。作为这些电子 设备的电源,需要小型、轻量且高容量的二次电池。基于这样的理由,一直在广泛进行可高 能量密度化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开发。为了实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进一步的高能量密度化,一直在开发高容量的活 性物质。此外,为了提高电极的活性物质密度(填充率),一直在进行多种努力。例如,为了 提高电极的活性物质密度,提出了不采用导电剂及树脂制的粘结剂,而使活性物质直接沉 积在集电体表面上,形成致密的活性物质层。另外,为了提高高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特性, 进行了控制活性物质的结构的研究。专利文献1为得到活性物质密度高的电极,提出了利用电子回旋共振溅射法使正 极活性物质1^&)02直接沉积在集电体表面上的方法,作为全固体电池用的电极,公开了厚 度为2. 6 i! m左右的活性物质层。RF-溅射法的成膜速度为2. 4nm/min,而电子回旋共振溅 射法的成膜速度加快到16. 6nm/min左右。此外,用电子回旋共振溅射法得到的活性物质与 用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包含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具有包含树枝状的活性物质粒子的第1活性物质层;所述树枝状的活性物质粒子从所述集电体侧的底部朝所述第1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侧分歧成多个枝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8-6-17 2008-158384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包含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具有包含树枝状的活性物质粒子的第1活性物质层;所述树枝状的活性物质粒子从所述集电体侧的底部朝所述第1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侧分歧成多个枝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在所述第1活性物质层 中,所述底部侧的活性物质密度大于所述表面侧的活性物质密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枝部的直径为 0.01 Ιμ 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枝部的生长方向与 所述集电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田薰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