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动式转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8096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倾动式转炉。转炉炉体(1)通过多个确定了转炉炉体在托圈中的位置的连接件(9)得以支撑在托圈(2)中。其中一部分连接件(9)由分布地布置在托圈(2)的底面上并且以其对置的端部部段(10a,10b)固定在托圈(2)和转炉炉体(1)上的叠片组(10)构成。有利的新型转炉悬挂装置的特征在于,附加地使另一部分连接件(9)由摆杆(11)构成,所述摆杆通过一端与托圈(2)铰接连接,并通过另一端与转炉炉体(1)铰接连接。(*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倾动式转炉,其具有相距地包围转炉炉体的托圈,该托圈具有两个沿径向对置的支承轴颈,其中转炉炉体通过多个连接件支撑在托圈上,其中一部分 连接件由叠片组构成,所述叠片组分布地布置在托圈的底面上,并且所述叠片组以其对置 的端部部段固定在托圈和转炉炉体上。
技术介绍
转炉是一种可倾式冶金容器,在这种容器中可制造和处理液态的金属和金属合 金。这种转炉炉体在运行期间将承受导致巨大的热膨胀和变形的高的热负载。因此托圈以 预先设定的间距包围转炉炉体。在目前通用的转炉尺寸上,除了热负载外,附加地在连接件 中产生高的重量负载,其中该负载随转炉炉体的倾动位置而变化。连接件因此被布置成使 得转炉炉体处于任何一个运行位置时,在单个连接件上都不出现过载。此外,连接件应该被 布置得尽可能防止来自转炉炉口的炉渣的喷溅。为了尽可能地满足这些要求,从现有技术 已经公知一系列不同实施方式的使转炉炉体和托圈连接的连接件或者连接件系统。一种公知的将转炉悬挂在托圈上的转炉悬挂装置的实施方式,包括多个沿圆周分 布地布置在托圈底面上并且使转炉炉体和托圈连接的叠片元件。这种悬挂装置形式从DE 19 03 685 B2和EP 1 061 138 Bl中已经公知。从DE 19 03 685 B2中公知另一种实施方 式,即在托圈顶面上,将转炉炉体的周向托架沿圆周方向无间隙地装配到托圈上的支座之 间。以此保证转炉炉体可靠地支承在倾动位置。该解决方案虽然允许周向托架沿半径方向 移动,但是与转炉炉体精密圆形的偏差或者周向托架的强制实施,将导致会造成支座产生 裂纹的强制力。WEPioe 113 8 Bl中公知一种相同作用原理的允许径向运动的炉体导轨, 所述炉体导轨由突出在托圈上翼缘上的导壁以及在导壁中无间隙地导引的导向件构成。从DE 29 31 671 Al中公知一种转炉悬挂装置,所述转炉悬挂装置虽然使上述叠 片悬挂装置的原理成为现实,可是却应用了其他结构形式的连接元件。这些连接元件由可 回转地铰接连接在托圈和转炉炉体上的三角形导杆或者距离可变化调节的螺栓构成。因为 在托圈底面上和在托圈顶面上沿圆周都分布地布置着多个连接元件,在更换转炉时将产生 增加的安装费用,所述转炉的更换由于在布置于托圈顶面上的连接元件上因为炉渣或钢瘤 而致的玷污和炉口结渣而附加地变得困难。从DE 27 39 540 Al中公知一种由三角形导杆和摆杆所组成的系统构成的转炉悬 挂装置,所述转炉悬挂装置分布地布置在托圈顶面和底面上并且使托圈与转炉炉体铰接连 接。其中连接元件被布置成使得不仅在转炉的垂直吹炼位置,而且在各个倾动位置,都能保 证转炉尽可能均勻的负载分配和支承。在这种公知的实施方式的改进方案中,从DE 43 27 640 Al中公知,所有的连接元件,优选6个或者7个,被构造为摆杆并被布置在托圈底面上 防止钢瘤侵害的区域里。这种实施方式通过将转炉炉体静止地悬挂在托圈上而提供了目前 最好的转炉悬挂装置的解决方案。从DE 33 41 824 Al中公知一种转炉悬挂装置,在所述转炉悬挂装置上,转炉炉体以其支承轴颈悬挂地支承在支承架上的可移动空心支承上。平行于转炉中心线布置的预张 紧的挠性拉伸件连接空心支承和支承架。为此一般定位的横向固定拉伸件将转炉支承在腹 部位置并且承受拉力。在垂直的转炉位置和腹部位置之间的所有倾动位置上,不仅拉伸件, 而且横向固定拉伸件都会承受不希望的弯曲应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的缺点和难点,并提出一个任务,即提供本文开头 所述形式的倾动式转炉,所述倾动式转炉将具有公知的径向挠性的叠片悬挂装置的转炉的 优点与构造为VAI-CON Link悬挂装置的公知的摆杆悬挂装置的优点相结合。依据本技术,所述任务是如此解决的,即作为对由叠片组构成的连接件的补 充,使另一部分连接件由摆杆构成,所述摆杆一端与托圈铰接连接,另一端与转炉炉体铰接 连接。每个单个的叠片组包括至少两个互彼此相距的叠片,当转炉炉体垂直地竖立时, 所述叠片刚性地固定在位于托圈底面上和转炉炉体上的支承托架上。叠片组的定位和定 向,在假想的锥形面的母线上实现,所述锥形面的垂直轴线相当于转炉轴线并且其母线向 下会聚。这种布局允许转炉在托圈中作径向运动。附加的摆杆承受在倾动运动期间以及在 倾动位置上出现的径向力,并且将转炉炉体支撑在托圈上。其中可以将摆杆布置在托圈的 顶面或底面上,或者也可以布置在托圈的两个侧面上。叠片悬挂装置和摆杆悬挂装置组合 的另一个优点在于,与仅由摆杆构成的类似的转炉悬挂装置相比,这里摆杆只需承受更小 的力。如果将摆杆在每个支承轴颈区域里,大致平行于由托圈所构成的平面以及大致垂 直于转炉炉体的由支承轴颈所构成的倾动轴线,布置在托圈的顶面和底面上,尤其可获得 这些优点。根据倾动方向,拉力或压力传导到摆杆。按照一种特别的实施方式,摆杆固定在托圈和转炉炉体上的区域中,所述区域在 沿转炉轴线方向的垂直投影中在直接相邻的叠片组之间形成空隙。为了达到使连接件尽最大可能地防止炉口结渣的目的,将摆杆在托圈的底面上布 置在直接相邻的叠片组之间。优选使两个摆杆一端与托圈铰接连接,而另一端与转炉炉体铰接连接。为了保证摆杆的空间运动性并且避免导入弯曲力,将摆杆借助于球面轴承铰接地 固定在托圈和转炉炉体上。附图说明本技术其余的优点和特征,从下列对涉及附图但又不局限附图的实施例的说 明中得出,下列附图中图Ia示出转炉炉体在垂直工作位置的视图,其具有按照本技术的第一实施 方式的转炉悬挂装置,图Ib示出转炉炉体沿图Ia中线A-A的剖视图,图2a示出转炉炉体在垂直工作位置的视图,其具有按照本技术的第二实施 方式的转炉悬挂装置图2b示出转炉炉体沿图2a中线A-A的剖视图,图3示出沿图Ib和2b中线B-B的叠片悬挂装置的剖视图,图4示出图Ib中摆杆悬挂装置的C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la、lb、2a、2b中示出一种被具有箱形截面的封闭托圈2包围的转炉炉体1,其 中所述托圈2与转炉炉体相距地布置。托圈2借助于两个沿径向对向布置的并且相互对齐 的支承轴颈3、4,可倾动地支承在支撑轴承5、6中。在转炉炉体2垂直竖立时的垂直的转炉 轴线以7表示,而水平倾动轴线以8表示。至少一个支承轴颈与图中未示出的倾动驱动装置连接。为了使转炉炉体1固定在托圈2上,设置连接件9,按照所述连接件9在转炉炉体 1和托圈2上的位置,使连接件由叠片组10或者摆杆11构成。在转炉炉体垂直竖立的情况下,叠片组10定位在托圈2的底面上并且分布地围绕 转炉炉体1的圆周布置。托圈2和转炉炉体1配设了固定托架12、13,叠片组10以其端部 部段10a、10b,优选通过可松开的螺纹连接,刚性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托架12、13上(图3)。 每个叠片组10如图示那样由两个或者多个叠片14以及布置在叠片之间的隔板15构成,并 且如弯曲弹簧装置那样起作用。两个摆杆11在托圈2的上方(图la)或者在托圈2的下方(图2a)在支承轴颈 3、4的区域内,大致平行于由托圈2所构成的平面并大致垂直于转炉炉体1的由支承轴颈 3、4所构成的倾动轴线8,布置在托圈2的顶面或者底面上。摆杆11以球面轴承18铰接连 接地支撑在托圈2和转炉炉体1的固定托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倾动式转炉,具有相距地包围着转炉炉体(1)的托圈(2),所述托圈(2)具有两个径向对置的支承轴颈(3,4),其中转炉炉体(1)通过多个连接件(9)支撑在托圈(2)中,其中一部分连接件(9)由叠片组(10)构成,所述叠片组(10)分布地布置在托圈(2)的底面上,并且所述叠片组以其对置的端部部段(10a,10b)固定在托圈(2)和转炉炉体(1)上,其特征在于,另一部分连接件(9)由摆杆(11)构成,所述摆杆通过一端与托圈(2)铰接连接,并通过另一端与转炉炉体(1)铰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AT 2007-2-2 A176/2007倾动式转炉,具有相距地包围着转炉炉体(1)的托圈(2),所述托圈(2)具有两个径向对置的支承轴颈(3,4),其中转炉炉体(1)通过多个连接件(9)支撑在托圈(2)中,其中一部分连接件(9)由叠片组(10)构成,所述叠片组(10)分布地布置在托圈(2)的底面上,并且所述叠片组以其对置的端部部段(10a,10b)固定在托圈(2)和转炉炉体(1)上,其特征在于,另一部分连接件(9)由摆杆(11)构成,所述摆杆通过一端与托圈(2)铰接连接,并通过另一端与转炉炉体(1)铰接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其特征在于,所摆杆(11)在每个支承轴颈(3,4)的区域 内,大致平行于由托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格鲁伯G斯托丁格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AT[奥地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