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钢筋混凝土双层模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66378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坡度大于27°的陡坡的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提出一种斜面钢筋混凝土双层模板结构,包括有底模板和面模板,面模板宽度为400~600mm,用拉撑功能螺栓将面模板间隔地安装到底模板上,拉撑功能螺栓包括有螺栓、下螺母、和上螺母,螺栓中部设有止水环和上、下限位块,面模板上方加压面模次楞木枋,2条主楞压顶钢管横架于面模次楞木枋之上螺栓的两侧,上螺母通过压板将压顶钢管压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底模板上安装面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振实时,面模板能阻止混凝土向下流淌,保证了倾斜壳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完成后留在混凝土层内的螺栓不影响壳体的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用于各种不规则倾斜壳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木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
,尤其是坡度大于 27°的陡坡的钢筋混凝土的施工。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物的设计千变万化, 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物,其外形更与众不同,使 城市建筑多姿多彩,达到美的效果。 如一些建筑物,将壳面做成斜面甚至双曲面的形状,在用钢筋混凝土制造这种坡 度大于27°的倾斜壳面时不能采用常规的混凝土楼面的施工方法,因为在混凝土浇筑振实 时混凝土会向下流淌。 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阻止混凝土浇筑振实时向下流淌,以保证壳面混凝土 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斜面钢筋混凝土双层模板结构来解决倾斜壳面的 混凝土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振实时向下流淌问题。 斜面钢筋混凝土双层模板结构,包括有底模板和面模板,其特征在于面模板宽度 为400 600mm,用拉撑功能螺栓将面模板间隔地安装到底模板上,面模板与底模板的距离 为斜面钢筋混凝土层的厚度。 拉撑功能螺栓包括有螺栓、下螺母、和上螺母,螺栓中部设有限位块,螺栓的两端 分别穿过底模板和面模板,并通过限位块将面模板与底模板隔开,下螺母和上螺母分别拧 到螺栓的两端将底模板、螺栓和面模板相互固定连接。 优化方案是面模板上方加压面模次楞木枋,2条主楞压顶钢管横架于面模次楞 木枋之上螺栓的两侧,上螺母通过压板将压顶钢管压紧进而通过面模次楞木枋将面模板固定。进一步优化是螺栓中部设有止水环。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安装底模板; 2.螺栓位置定位; 3.在底模板上绑扎钢筋; 4.在底模板上钻孔并安装螺栓,用下螺母将螺栓固定; 5.将面模板钻孔并安装到螺栓上; 6.将面模次楞木枋置于面模板螺栓侧; 7.将2条压顶主楞钢管横架于面模压枋之上螺栓的两侧,用上螺母和压板将压顶 主楞钢管压紧进而通过面模次楞木枋将面模板固定; 8.从较低处开始往上在面模板之间 间隙浇筑混凝土并振实;混凝土同时填充2/2页满面模板与底模板之间的空隙,使整层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密实; 9.混凝土层经养护硬结后将上螺母、压板、压顶主楞钢管、面模次楞木枋、面模板及下螺母和底模板拆除去,截去螺栓多出混凝土层的部分。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底模板上安装面模板,在斜面混凝土浇筑振实时,面模板能阻止混凝土向 下流淌,保证了倾斜壳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完成后留在混凝土层内的螺栓 不影响壳体的质量。本技术结构简单、能用于各种不规则倾斜壳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和图2,一种斜面钢筋混凝土双层模板结构,包括有底模板1和面模板2, 面模板2宽度为450mm,用拉撑功能螺栓将面模板以600mm的间距间隔地安装到底模板2 上,面模板2与底模板1的距离为斜面钢筋混凝土层的厚度。 拉撑功能螺栓包括有螺栓5、下螺母55、和上螺母51,螺栓5中部设有止水环54, 和上、下限位块53,螺栓5的两端分别穿过底模板1和面模板2,并通过限位块53将面模板 2与底模板1隔开,下螺母55和上螺母51分别拧到螺栓5的两端将底模板1、螺栓5和面 模板2相互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面模板2上方加压面模次楞木枋3, 2条直径48mm的压顶主楞钢管4横架于面模次楞木枋3之上螺栓5的两侧,上螺母51通过压板52将压顶主楞钢管4压紧进而通过面模次楞木枋3将面模板2固定。 应用本技术的建筑壳体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先按设计安装底模板1 ; 2.螺栓位置定位; 3.在底模板1上绑扎钢筋; 4.在底模板1上钻孔并安装螺栓5,用下螺母55和垫块将螺栓5固定于底模板1 上; 5.将面模板2钻孔并安装到螺栓5上;螺栓5上的限位块53将面模板2与底模板1隔开钢筋混凝土壳体厚度的距离; 6.将面模次楞木枋3置于面模板2螺栓5侧; 7.将2条直径48mm的压顶主楞钢管4横架于面模次楞木枋3之上螺栓5的两侧, 用上螺母51和压板52将压顶主楞钢管4压紧进而通过面模次楞木枋3将面模板2固定; 8.从面模板2之间的间隙往底模板1上浇筑混凝土并振实,混凝土同时填充满面 模板2与底模板1之间的空隙,并使整层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 9.混凝土层经养护硬结后将上螺母51、压板52、压顶主楞钢管4、面模次楞木枋3、 面模板2及下螺母55和底模板1拆除去,截去螺栓5多出混凝土层的部分。权利要求斜面钢筋混凝土双层模板结构,包括有底模板(1)和面模板(2),其特征在于用拉撑功能螺栓将面模板(2)间隔地安装到底模板(1)上,面模板(2)与底模板(1)之间的距离为钢筋混凝土层的厚度,面模板(2)的宽度为400~600mm。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面钢筋混凝土双层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撑功能 螺栓包括有螺栓(5)、下螺母(55)和上螺母(51),螺栓(5)中部设有限位块(53),螺栓(5) 的两端分别穿过底模板(1)和面模板(2),并通过限位块(53)将面模板(2)与底模板(1) 隔开,下螺母(55)和上螺母(51)分别拧到螺栓(5)的两端将底模板(1)、螺栓(5)和面模 板(2)相互固定连接。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面钢筋混凝土双层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面模板(2)上方 加压次楞木枋(3),2条主楞压顶钢管(4)横架于面模次楞木枋(3)之上螺栓(5)的两侧, 上螺母(51)通过压板(52)将主楞压顶钢管(4)压紧进而通过面模次楞木枋(3)将面模板 (2)固定。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面钢筋混凝土双层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栓(5)中部设 有止水环(54)。专利摘要本技术用于坡度大于27°的陡坡的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提出一种斜面钢筋混凝土双层模板结构,包括有底模板和面模板,面模板宽度为400~600mm,用拉撑功能螺栓将面模板间隔地安装到底模板上,拉撑功能螺栓包括有螺栓、下螺母、和上螺母,螺栓中部设有止水环和上、下限位块,面模板上方加压面模次楞木枋,2条主楞压顶钢管横架于面模次楞木枋之上螺栓的两侧,上螺母通过压板将压顶钢管压紧。本技术通过在底模板上安装面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振实时,面模板能阻止混凝土向下流淌,保证了倾斜壳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完成后留在混凝土层内的螺栓不影响壳体的质量。本技术结构简单、能用于各种不规则倾斜壳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文档编号E04G9/00GK201447866SQ20092005997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7日专利技术者何汉林, 刘联伟, 施东红, 杨焜明, 林培东, 梁剑明, 邱黎, 钟自强, 黄健 申请人: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斜面钢筋混凝土双层模板结构,包括有底模板(1)和面模板(2),其特征在于:用拉撑功能螺栓将面模板(2)间隔地安装到底模板(1)上,面模板(2)与底模板(1)之间的距离为钢筋混凝土层的厚度,面模板(2)的宽度为400~60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汉林邱黎钟自强刘联伟黄健梁剑明林培东施东红杨焜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