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为民专利>正文

高效捕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635 阅读:5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A.栏墙2的前部设置有前门3,前门3呈上、下两段内开结构,并经小竹杆13定位;栏墙2左、右两边呈漏斗形,漏斗出口分别经圆筒7连接大取鱼箱9或小取鱼箱10;B.栏墙2右端内设置有滤鱼墙5,滤鱼墙5与圆筒7之间设置有后食台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制作简单,捕鱼效率高,不但能捕大留小,也能捕小留大,对鱼体无损伤。(*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Efficient fishing device

An efficient fishing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A. column wall 2 is provided at the front part of the front door 3, open the front door structure 3 is on the two period, and the small bamboo fence 2 positioning rod 13;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a funnel shaped hopper outlet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cylinder connecting 7 fish tank 9 or take small fish tank 10; B. 2 right end column wall is arranged in the filter wall of 5 fish, 5 fish and 7 cylinder wall filt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ood after 6.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rtful structure, simple manufacture and high fishing efficiency.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can be used for large and small fishing, but also can be used for small and large fis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捕鱼装置,尤其是高效捕鱼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捕鱼工具一般为捕鱼网,而捕鱼网会受捕鱼水域内乱石、杂草、淤泥、木桩、竹桩、芦苇、夹沟等复杂的水下地形和障碍物的影响,使起捕率低,而网目对鱼体的损伤大,有时会损坏鱼网,捕捞成本高。随着社会的发展,捕鱼工具不再局限在传统的捕鱼网上,已有《笼式捕鱼具》、《淡水鱼喂捕网箱》、《带取鱼箱的底层鱼诱捕定置网箱》等出现,但这些工具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中国专利93224923《带取鱼箱的底层鱼诱捕定置网箱》,中国专利95234396.7《淡水鱼喂捕网箱》均只能捕大留小,不能同时捕小留大,不能上、下层鱼分开捕捉,且鱼类长期直接接触网衣进入取鱼箱易使鱼类对网衣、网目产生恐惧感,而直接影响捕鱼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各层水域鱼类生活游动习惯,可同时捕小留大,且对鱼体无损伤的高效捕鱼装置。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包括前食台、栏墙、前门、中食台、滤鱼墙、圆筒、倒须、大取鱼箱、后门、小竹杆、拉绳,其特征在于A.栏墙的前部设置有前门,前门呈上、下两段内开结构,并经小竹杆定位;栏墙左、右两边呈漏斗形,左、右两段漏斗出口分别经圆筒连接大取鱼箱或小取鱼箱;B.栏墙右端内设置有滤鱼墙,滤鱼墙与圆筒之间设置有后食台。本技术将栏墙前部设计成“八”字型,且凹入中食台内,适合鱼类游动习惯,中食台内营造生态式食场,可消除鱼类的警觉感,将栏墙两端设计成漏斗状,适合鱼类迅速进入取鱼箱中。本技术的前门设计成上、下两段内开式结构,可通过关闭上段前门或下段前门有选择性地捕捉水域内的上下层鱼群,通过更换不同稀密度的滤鱼墙可达到捕小留大的目的。采用上述方案结构巧妙、制作简单、捕鱼效率高,不但能捕大留小,还可同时捕小留大,可灵活操作,对鱼体无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请看图1,本技术主要由前食台1、栏墙2、前门3、中食台4、滤鱼墙5、后食台6、圆筒7、倒须8、大取鱼箱9、小取鱼箱10、后门11、泡沫浮子12、小竹杆13、大竹杆14、拉绳15、坠石16、抽取式门17等组成, 其特征在于A.栏墙2的前部设置有前门3,前门3呈上、下两段内开结构,并经小竹杆13定位;栏墙2左、右两边呈漏斗形,左、右两段漏斗出口分别经圆筒7连接大取鱼箱9或小取鱼箱10;B.栏墙2右端内设置有滤鱼墙5,滤鱼墙5与圆筒7之间设置有后食台6。请看图1.栏墙2上部设置有拉绳15、泡沫浮子12和大竹杆14,泡沫浮子12固定在拉绳15上,栏墙2下部设置有坠石;滤鱼墙5呈八字形,中间设置有抽取式门17,且可根据捕鱼大小随时进行更换。本技术的前食台1、中食台4、后食台6可用网布制成,栏墙2、滤鱼墙5、圆筒7、前门3、大、小取鱼箱9、10,可用竹、木条、芦苇杆、腾条、滤水硬塑料板制成,也可直接用网片制成。本技术直接用竹、木条、芦苇杆、腾条或滤水硬塑料板制成,可将其直接放于捕鱼水域中,使其露出水面,鱼跃不出拦墙为准。若直接用网片制成,可将本装置垂直放于捕鱼水域中,拦墙2用泡沫浮子12、大竹杆14、拉绳15、坠石16固定,使拦墙2如图1所示垂直浮于水中,前食台1、中食台4、后食台6平展。不需捕鱼时,取下拦墙2两头的大、小取鱼箱9、10,或打开大、小取鱼箱9、10的后门11,此时,本技术即成一饵料场,鱼可自由地沿“八”字型拦墙2的前门3进入拦墙2内,又由拦墙2左右两边的漏斗出口或取鱼箱后门11游出,久而久之,鱼就会形成定时进入拦墙2内食饵的习惯,需捕鱼时,将大、小取鱼箱9、10与拦墙2两端漏斗出口上的圆筒相连,或关闭取鱼箱后门11,即可捕鱼。要捕上层水域鱼类就关闭前门3的下段,使上层鱼易进入拦墙2内,要捕下层水域鱼类,就关闭前门3的上段使下层鱼类易进入被捕。若需捕小留大,只需在后食台6投上食饵,小鱼经滤水板5进入后食台6后游入小取鱼箱10被捕;若需捕大留小,可调节大取鱼箱9的拦墙间距,小鱼从间隙中游走,大鱼留下被捕;若捕鱼完毕,可直接取下拦墙2两端大、小取鱼箱9、10,或打开大、小取鱼箱9、10的后门11。打开前门3,使鱼自由游入拦墙2内,为下次捕鱼作准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捕鱼装置,包括前食台(1)、栏墙(2)、前门(3)、中食台(4)、滤鱼墙(5)、圆筒(7)、倒须(8)、大取鱼箱(9)、后门(11)、小竹杆(13)、拉绳(15),其特征在于:A.栏墙(2)的前部设置有前门(3),前门(3)呈上、下两段内开结构,并经小竹杆(13)定位;栏墙(2)左、右两边呈漏斗形,左、右两段漏斗出口分别经圆筒(7)连接大取鱼箱(9)或小取鱼箱(10);B.栏墙(2)右端内设置有滤鱼墙(5),滤鱼墙(5)与圆筒(7)之间设置有后食台(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捕鱼装置,包括前食台(1)、栏墙(2)、前门(3)、中食台(4)、滤鱼墙(5)、圆筒(7)、倒须(8)、大取鱼箱(9)、后门(11)、小竹杆(13)、拉绳(15),其特征在于A.栏墙(2)的前部设置有前门(3),前门(3)呈上、下两段内开结构,并经小竹杆(13)定位;栏墙(2)左、右两边呈漏斗形,左、右两段漏斗出口分别经圆筒(7)连接大取鱼箱(9)或小取鱼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贺为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