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为民专利>正文

高效捕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50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捕鱼装置,底网(6)连接在栏墙(5)的下端,栏墙(5)的上端连有浮子(3),下端连有吊坠(4),栏墙(5)悬挂在拉绳(1)和浮杆(2)上,栏墙(5)的前部有进口(9),底网(6)位于栏墙(5)所围区域内的部分为中食台(10),伸出栏墙(5)前部的部分为前食台(12),前食台(12)下方连接有吊坠(4),上方通过吊绳(11)悬挂在浮杆(2)上,栏墙(5)两侧的出鱼口处通过上下两个出鱼筒(13)分别与大、小取鱼箱(7、8)相连,在中食台(10)内靠近小取鱼箱(8)一侧通过滤鱼墙(16)隔出一后食台(1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上、中及下层鱼均能进行选择性捕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起捕效率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Efficient fishing device

\u4e00\u79cd\u9ad8\u6548\u6355\u9c7c\u88c5\u7f6e\uff0c\u5e95\u7f51\uff08\uff16\uff09\u8fde\u63a5\u5728\u680f\u5899\uff08\uff15\uff09\u7684\u4e0b\u7aef\uff0c\u680f\u5899\uff08\uff15\uff09\u7684\u4e0a\u7aef\u8fde\u6709\u6d6e\u5b50\uff08\uff13\uff09\uff0c\u4e0b\u7aef\u8fde\u6709\u540a\u5760\uff08\uff14\uff09\uff0c\u680f\u5899\uff08\uff15\uff09\u60ac\u6302\u5728\u62c9\u7ef3\uff08\uff11\uff09\u548c\u6d6e\u6746\uff08\uff12\uff09\u4e0a\uff0c\u680f\u5899\uff08\uff15\uff09\u7684\u524d\u90e8\u6709\u8fdb\u53e3\uff08\uff19\uff09\uff0c\u5e95\u7f51\uff08\uff16\uff09\u4f4d\u4e8e\u680f\u5899\uff08\uff15\uff09\u6240\u56f4\u533a\u57df\u5185\u7684\u90e8\u5206\u4e3a\u4e2d\u98df\u53f0\uff08\uff11\uff10\uff09\uff0c\u4f38\u51fa\u680f\u5899\uff08\uff15\uff09\u524d\u90e8\u7684\u90e8\u5206\u4e3a\u524d\u98df\u53f0\uff08\uff11\uff12\uff09\uff0c\u524d\u98df\u53f0\uff08\uff11\uff12\uff09\u4e0b\u65b9\u8fde\u63a5\u6709\u540a\u5760\uff08\uff14\uff09\uff0c\u4e0a\u65b9\u901a\u8fc7\u540a\u7ef3\uff08\uff11\uff11\uff09\u60ac\u6302\u5728\u6d6e\u6746\uff08\uff12\uff09\u4e0a\uff0c\u680f\u5899\uff08\uff15\uff09\u4e24\u4fa7\u7684\u51fa\u9c7c\u53e3\u5904\u901a\u8fc7\u4e0a\u4e0b\u4e24\u4e2a\u51fa\u9c7c\u7b52\uff08\uff11\uff13\uff09\u5206\u522b\u4e0e\u5927\u3001\u5c0f\u53d6\u9c7c\u7bb1\uff08\uff17\u3001\uff18\uff09\u76f8\u8fde\uff0c\u5728\u4e2d\u98df\u53f0\uff08\uff11\uff10\uff09\u5185\u9760\u8fd1\u5c0f\u53d6\u9c7c\u7bb1\uff08\uff18\uff09\u4e00\u4fa7\u901a\u8fc7\u6ee4\u9c7c\u5899\uff08\uff11\uff16\uff09\u9694\u51fa A table (17).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产业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捕鱼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捕鱼工具一般为捕鱼网,而捕鱼网会受捕鱼水域内乱石、杂草、淤泥、木桩、竹桩、芦苇及夹沟等复杂水下地形和障碍物的影响,使起捕率低,而网目对鱼体的损伤大,鱼网也容易受损,导致捕捞成本高。随着捕鱼作业技术的发展,捕鱼工具不再局限在传统的捕鱼网上,采用诱捕原理,将鱼网做成箱形固定在捕鱼水域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做法。在公告号为CN2227405,公告日为1996年5月22日,名称为“淡水鱼喂捕网箱”的中国技术专利以及公告号为CN2259754,公告日为1997年8月20日,名称为“底层鱼诱捕定置网箱”的中国技术专利中介绍的捕鱼网箱,与传统捕鱼网相比,可对欲捕捞的鱼进行诱捕,不受捕鱼水域水下地形和障碍物的影响,使起捕率高,但均只能捕大留小,不能同时捕小留大,也不能上、下层鱼分开捕捉,鱼类长期直接接触网衣进出捕鱼网箱易使鱼对网衣、网目产生恐惧感,从而影响捕鱼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对上、中及下层鱼均能进行选择性捕捉的高效捕鱼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述的高效捕鱼装置,包括拉绳、浮杆、浮子、吊坠、栏墙、底网及大、小取鱼箱,底网连接在栏墙的下端,栏墙的上端连有浮子,下端连有吊坠,栏墙悬挂在拉绳和浮杆上,栏墙的前部有进口,底网位于栏墙所围区域内的部分为中食台,底网伸出栏墙前部的部分为前食台,前食台下方连接有吊坠,上方通过吊绳悬挂在浮杆上,栏墙两侧的出鱼口处通过出鱼筒分别与大、小取鱼箱相连,出鱼筒内壁有防止鱼回游的倒须,在中食台内靠近小取鱼箱一侧通过滤鱼墙隔出一后食台,栏墙两侧的出鱼口处与大、小取鱼箱相连的出鱼筒均设置有上下两个。上述栏墙前部的进口处设有前门,前门呈上下两段内开结构。栏墙两侧朝出鱼口方向呈外端小的八字形,前门处的左右栏墙向中食台方向倾斜形成八字形。滤鱼墙呈八字形,中间有换取式门。本技术中根据鱼类生活习性的不同,在栏墙两侧的出鱼口处与大、小取鱼箱之间均设置上下两个出鱼筒,上层鱼通过上出鱼筒进入大、小取鱼箱,下层鱼通过下出鱼筒进入大、小取鱼箱,而中层鱼可通过上出鱼筒,也可通过下出鱼筒进入大、小取鱼箱,因而对上、中及下层鱼都可进行捕捉。将栏墙两侧朝出鱼口方向做成外端小的八字形,并且栏墙前部进口处也设置成八字形,适合鱼类游动习惯,使鱼能从前食台迅速进入中食台并往两侧游动而最终进入大、小取鱼箱中。在栏墙前部进口处设置呈上下两段内开结构的前门,可通过关闭上段门或下段门有选择性地捕捉水域内的上下层鱼类。通过更换滤鱼墙中间的具有不同稀密度的换取式门可达到捕大留小或捕小留大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上、中及下层鱼均能进行选择性捕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起捕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高效捕鱼装置,具有拉绳1、浮杆2、浮子3、吊坠4、栏墙5、底网6、大取鱼箱7及小取鱼箱8,底网6连接在栏墙5的下端,栏墙5的上端连有浮子3,下端连有吊坠4,栏墙5悬挂在两拉绳1和两浮杆2上,拉绳1的两端拴上重块沉入水中,栏墙5的前部有进口9,底网6位于栏墙5所围区域内的部分为中食台10,底网6伸出栏墙5前部的部分为前食台12,前食台12下方连接有吊坠4,上方通过吊绳11悬挂在浮杆2上,栏墙5两侧的出鱼口处通过出鱼筒13分别与大取鱼箱7、小取鱼箱8相连,出鱼筒13内壁有防止鱼回游的倒须13a,在中食台10内靠近小取鱼箱8一侧通过滤鱼墙16隔出一后食台17,栏墙5两侧的出鱼口处与大取鱼箱7、小取鱼箱8相连的出鱼筒13均设置有上下两个。图1、图3示出栏墙5前部的进口9处设有前门14,前门14呈上下两段内开结构,因此可通过关闭上段门或下段门有选择性地捕捉水域内的上下层鱼类。从图2、图3可看出栏墙5两侧朝出鱼口方向呈外端小的八字形,前门14处的左右栏墙5向中食台4方向倾斜形成八字形,滤鱼墙16也呈八字形,这样更适合鱼类游动习惯,使鱼能从前食台12迅速进入中食台10并往两侧游动而最终进入大取鱼箱7、小取鱼箱8中,滤鱼墙16的中间有换取式门15,以便根据欲捕捉鱼的大小更换具有不同稀密度的换取式门15。本技术中底网6可用网布制成,栏墙5、滤鱼墙16及大、小取鱼箱7、8可用竹、木条、芦苇杆、藤条或滤水硬塑料板制成,也可直接用网片制成。整个装置放于捕鱼水域中,通过两拉绳1及两浮杆2支撑成形,并通过浮子3及吊坠4悬浮于水中。不需捕鱼时,打开大、小取鱼箱7、8,或将大、小取鱼箱7、8与栏墙5之间的出鱼筒13取下,此时本技术即成为一诱饵场,鱼可自由进出栏墙5。根据鱼类趋光和嗅觉发达的特点,可在中食台10内放置发光源和药物诱饵,以进一步提高捕捉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捕鱼装置,包括拉绳(1)、浮杆(2)、浮子(3)、吊坠(4)、栏墙(5)、底网(6)及大、小取鱼箱(7、8),底网(6)连接在栏墙(5)的下端,栏墙(5)的上端连有浮子(3),下端连有吊坠(4),栏墙(5)悬挂在拉绳(1)和浮杆(2)上,栏墙(5)的前部有进口(9),底网(6)位于栏墙(5)所围区域内的部分为中食台(10),底网(6)伸出栏墙(5)前部的部分为前食台(12),前食台(12)下方连接有吊坠(4),上方通过吊绳(11)悬挂在浮杆(2)上,栏墙(5)两侧的出鱼口处通过出鱼筒(13)分别与大、小取鱼箱(7、8)相连,出鱼筒(13)内壁有防止鱼回游的倒须(13a),在中食台(10)内靠近小取鱼箱(8)一侧通过滤鱼墙(16)隔出一后食台(17),其特征是:所述栏墙(5)两侧的出鱼口处与大、小取鱼箱(7、8)相连的出鱼筒(13)均设置有上下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捕鱼装置,包括拉绳(1)、浮杆(2)、浮子(3)、吊坠(4)、栏墙(5)、底网(6)及大、小取鱼箱(7、8),底网(6)连接在栏墙(5)的下端,栏墙(5)的上端连有浮子(3),下端连有吊坠(4),栏墙(5)悬挂在拉绳(1)和浮杆(2)上,栏墙(5)的前部有进口(9),底网(6)位于栏墙(5)所围区域内的部分为中食台(10),底网(6)伸出栏墙(5)前部的部分为前食台(12),前食台(12)下方连接有吊坠(4),上方通过吊绳(11)悬挂在浮杆(2)上,栏墙(5)两侧的出鱼口处通过出鱼筒(13)分别与大、小取鱼箱(7、8)相连,出鱼筒(13)内壁有防止鱼回游的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贺为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