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超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内电缆超导导体接头。技术背景管内电缆导体(Cable-in-Conduit Conductor, CICC)以其在机械结构、绝缘性 能、磁体绕制工艺及运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大型超导磁体的首选导体。超导导体接 头技术是CICC导体的关键技术之一,在CICC导体发展的近30年中,开展了多种结构的超 导导体接头的研发。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目前正在建设用于ITER计划较正场线圈 (Correction Coil, CC)导体测试装置。为避免使用庞大而昂贵的直流电源以及电流引线 装置,测试装置采用超导变压器来代替传统的电源系统。超导变压器最高可产生50kA的电 流。急需一种能承受大电流要求、且接头电阻小的超导导体接头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管内电缆超导导体接 头,它能满足超导导体接头技术中大电流、低电阻的要求。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管内电缆超导导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方形的铜基体,铜基体的上端面上设 有条形的凹槽一,铜基体内设有氦通道,所述铜基体上端面上固定焊接有上盖板,上盖板 ...
【技术保护点】
管内电缆超导导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方形的铜基体,铜基体的上端面上设有条形的凹槽一,铜基体内设有氦通道,所述铜基体上端面上固定焊接贴合有上盖板,上盖板的下端面上开有与凹槽一对应的凹槽二,凹槽一和凹槽二对合形成锡通道,所述上盖板中心开有条形安装槽,所述条形安装槽内固定有预压盖板;所述铜基体和上盖板的左端面上固定有下座,下座上开有与氦通道连通的氦入口以及与锡通道连通的灌锡孔;所述铜基体和上盖板的右端面上固定有上座,上座上开有与氦通道连通的氦出口以及与锡通道连通的锡流道,上座的上端面上开有与锡流道导通的出锡口,所述上盖板、预压盖板、上座和下座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军,武玉,任志斌,龙风,彭晋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