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砂排水工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45178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砂排水工程结构,包括有尾矿坝围成的尾砂库,尾砂库内有平整的粘土铺盖层,且尾砂库内开挖有相互联通的网格状过滤沟,过滤沟底部铺有灰沙垫层,灰沙垫层上再铺有防渗膜层,防渗膜层上再铺上一层粗砂层;所述的各条过滤沟的粗砂层上铺设有相互联通的多孔管,多孔管外包扎滤网,多孔管上铺设有土工布,所述的土工布上再依次铺设多层粗砂、卵石;再用土工布覆盖,所述的土工布上再铺设数层卵石层,最顶面铺设有一层粗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尾砂库排水起到自然净化、循环利用的作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选矿中的尾砂库排水设施处理,具体是一种尾砂排水工程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尾矿处理方法是采取尾矿(浓度约为20% )直排技术,建立尾砂库。由于 大量尾矿(湿)堆积地面,随着坝体的堆积越来越高,易出现坝外或坝面渗流、涌管、流土现 象,不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尾砂排水工程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尾砂库排 水起到自然净化、循环利用的作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尾砂排水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尾矿坝围成的尾砂库,尾砂库内有平 整的粘土铺盖层,且尾砂库内开挖有相互联通的网格状过滤沟,过滤沟底部铺有灰沙垫层, 灰沙垫层上再铺有防渗膜层,防渗膜层上再铺上一层粗砂层;所述的各条过滤沟的粗砂层 上铺设有相互联通的多孔管,多孔管外包扎滤网,多孔管上铺设有土工布,所述的土工布上 再依次铺设第一层粗砂层、第二小卵石层、第三小卵石层、第四小卵石层,第二小卵石层、第 三小卵石层、第四小卵石层的小卵石直径依次递增;第四层小卵石上铺好后用土工布覆盖, 所述的土工布上再铺设数层卵石层,最顶面铺设有一层粗砂层。所述的尾砂排水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沟的多孔管设置为倾斜排水结 构;所述的尾砂库周围设有明沟。所述的尾砂排水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沟深度60cm,边坡比为1 1,所 述的灰沙垫层厚度为5-8公分,防渗膜层上的粗砂层厚6-10公分,粗砂粒径3-5毫米;第 二小卵石层、第三小卵石层、第四小卵石层的厚度各为8-12公分,各层中卵石粒径依次为 5-10毫米、10-20毫米、20-40毫米。本技术采用新型覆盖隔离防渗技术对尾矿砂进行分层隔离,用级配砂卵石进 行尾砂砂水过滤、脱水、干燥,将部分尾砂用于生产建材,将过滤的尾矿水排到选矿厂、自然 净化、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尾砂干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尾砂排水工程结构,包括有尾矿坝1,尾矿坝1内有平整的粘土铺盖层2,且开 挖有多个过滤沟3,过滤沟3上首先铺灰沙垫层约6公分,再铺设防渗层(系复合渗膜,全 铺),然后再铺一层粗砂层(粗砂粒径3-5毫米6-10公分);粗砂层上铺设有相互联通的 多孔管4,多孔管4外包扎滤网(即钢丝滤网80目的),多孔管上铺设好土工布,土工布上再铺上第一粗砂层,第二小卵石层(粒径5-10毫米,高度10公分)、第三小卵石层(粒径 10-20毫米,高度10公分)、第四小卵石层(粒径20-40毫米,高度10公分),铺好后用土工 布(200g/平方米规格)盖住,再在其上铺设三层级配卵石层,最顶部铺设一层粗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尾砂排水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尾矿坝围成的尾砂库,尾砂库内有平整的粘土铺盖层,且尾砂库内开挖有相互联通的网格状过滤沟,过滤沟底部铺有灰沙垫层,灰沙垫层上再铺有防渗膜层,防渗膜层上再铺上一层粗砂层;所述的各条过滤沟的粗砂层上铺设有相互联通的多孔管,多孔管外包扎滤网,多孔管上铺设有土工布,所述的土工布上再依次铺设第一层粗砂层、第二小卵石层、第三小卵石层、第四小卵石层,第二小卵石层、第三小卵石层、第四小卵石层的小卵石直径依次递增;第四层小卵石上铺好后用土工布覆盖,所述的土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良柴延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昌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大昌矿业集团众和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