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打包机机电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828608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打包机机电控制系统,它包括有控制电路、电机,电机连接于主电路中,控制电路包括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行程开关,指示灯,所述的电机采用双速电机,双速电机有六个出线端,采用三角形或星形接法;双速电机的高低速转换由控制电路的行程开关与时间继电器进行调节;双速电机的U1、V1、W1接线端子与主开关QF之间串接有四个常闭触点及两个热继电器,主开关QF与电机U2、V2、W2接线端子之间串接有两个常闭触点及两个热继电器。由于采用控制电路对该双速电机的控制来提高打包机的空行程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比采用单速电机提高了20%,且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电自动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用双速电机及控制元件实现对打包 机工作速度进行控制的纤维打包机机电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825470Y公开了一种菠萝叶纤维打包机。这种打包机在生产实 际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因其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单速电机,所以无论是工作行程还是空行 程的速度均一样,而工作行程实际仅占整个打包行程的1/3,所以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影响了 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打包机工作速度实现两种速度控 制的纤维打包机机电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既能满足打包工作时的速度要求,又能加快空行程 速度,从而提高打包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纤维打包机机电控制系统,包 括有控制电路、电机、指示灯,电机连接于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包括交流接触器,时间继 电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采用双速电机,双速电 机有六个出线端,采用三角形或星形接法;双速电机的高低速转换由控制电路的行程开关与 时间继电器进行调节。所述的控制电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下降操作部分,下降控制分二级,第一级为KM3与KM2的常开触点串联后与时间继电器KT1,KM2并联,再与KM1常闭触点,行程开关ST1串联后与按钮SB1及KM3 的常开触点并联后的电路串联,第二级为中间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与ST1并联后与KT1 的常闭触点、KA1串联后与KM1并联,两级电路均与行程开关ST2及KM4、 KM5的常闭 触点串联;第二部分为上升操作部分,上升控制也分二级,第一级为中间继电器KA2与时间继电器 KT2并联后与按钮SB2, KM5的常开触点并联后串联,第二级为KM6与KM5的常开触点串 联后与KM5并联,再与KM4的常闭触点,KT2的常开触点串联,然后与KM5、 KM6、 KT2 的常闭触点,KM4串联后并联,最后与KA2的常开触点串联,两级电路均与行程开关ST3 及KM1、 KM2的常闭触点串联。所述的双速电机有六个出线端Ul、 VI、 Wl、 U2、 V2、 W2,双速电机的U1、 VI、 Wl3的常闭触点及热继电器FR1、FR3, 主开关QF与电机U2、 V2、 W2接线端子之间串接有KM3、 KM6的常闭触点及热继电器FR2、 FR4。所述的指示灯由绿灯、黄灯、红灯组成,绿灯为运行指示灯,黄灯为电源指示灯,红灯 为上下极限位指示灯。所述的控制电路中,KM1、 KM3、 KM4、 KM6的常开触点并联后与绿灯串联,再与黄 灯并联,行程开关ST2与ST3并联后与红灯串联,再接在变压器的6V与0V两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了双速电机,并且通过控制电路对该电机的控制,在保证 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能提高打包机的空行程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比采用单速电机提 高了20%,且操作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一种纤维打包机机电控制系统,包括有控制电路、电机,电机连接于控制 电路中,控制电路包括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行程开关,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采用双速电机,双速电机有六个出线端,采用三角形或星形接法;双速 电机的高低速转换由行程丌关与时间继电器进行调节。所述的控制电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下降操作部分,下降控制分二级,第一级为KM3与KM2的常开触点串联后 与时间继电器KT1、KM2并联,再与KM1常闭触点,行程开关ST1串联后与按钮SB1及KM3 的常开触点并联后的电路串联,第二级为中间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与ST1并联后与KT1 的常闭触点、KA1串联后与KM1并联,两级电路均与行程开关ST2及KM4、 KM5的常闭 触点串联;第二部分为上升操作部分,上升控制也分二级,第一级为中间继电器KA2与时间继电器 KT2并联后与按钮SB2, KM5的常开触点并联后串联,第二级为KM6与KM5的常开触点串 联后与KM5并联,再与KM4的常闭触点,KT2的常开触点串联,然后与KM5、 KM6、 KT2 的常闭触点,KM4串联后并联,最后与KA2的常开触点串联,两级电路均与行程开关ST3 及KM1、 KM2的常闭触点串联。所述的双速电机有六个出线端Ul、 VI、 Wl、 U2、 V2、 W2,双速电机的U1、 VI、 Wl 接线端子与主开关QF之间串接有KM1 、 KM2、KM4、 KM5的常闭触点及热继电器FR1 、 FR3 ,主开关QF与电机U2、 V2、 W2接线端子之间串接有KM3、 KM6的常闭触点及热继电器FR2、 FR4。所述的控制电路中,KM1、 KM3、 KM4、 KM6的常开触点并联后与绿灯串联,再与黄 灯并联,行程开关ST2与ST3并联后与红灯串联,再接在变压器的6V与0V两端。工作原理合上开关QF,当需要打包机压板下降时,按下按钮SB1,交流接触器KM2 有电动作,带动它的常开触点闭合,KM3有电动作,带动它的常开触点闭合,电机M高速 运行使打包机压板快速下降,此快速下降过程为空行程,同时时间继电器KT1通电,碰到行 程开关ST1后KM2、 KM3、 KT1断电,当KT1达到预定延时时,KT1的常闭触点闭合,中 间继电器KA1有电动作,带动它的常开触点闭合,KM1有电动作,带动它的常开触点闭合, 电机低速运行使压板慢速下降,此过程为压包行程或工作行程,直至碰到行程开关ST2后 KM1,KA1断电,电机停止;当需婆打包机压板上升时,按下SB2,中间继电器KA2有电动 作,带动它的常开触点闭合,交流接触器KM4有电动作,它的常开触点闭合,电机慢速运行 使压板慢速上升,慢速上升的过程为放包行程,同时时间继电器KT2工作,达到预定时间后, KT2的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KM4断电,交流接触器KM5有电动作,其常开触点 闭合,交流接触器KM6有电动作,带动它的常开触点闭合,电机高速运行使压板快速上升, 快速上升的过程为空行程,直至碰到行程开关ST3后KM5,KM6断电,电机停止。热继电器FR1,FR2, FR3, FR4的作用是保护电机过载,绿灯为运行指示灯,黄灯为电源 指示灯,红灯为上下极限位指示灯。权利要求1、一种纤维打包机机电控制系统,包括有控制电路、电机,电机连接于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包括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行程开关、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采用双速电机,双速电机有六个出线端,采用三角形或星形接法;双速电机的高低速转换由控制电路的行程开关与时间继电器进行调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打包机机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分为 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下降操作部分,下降控制分二级,第一级为KM3与KM2的常开触点串联后 与时间继电器KT1,KM2并联,再与KM1常闭触点,行程开关ST1串联后与按钮SB1及KM3 的常开触点并联后的电路串联,第二级为中间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与ST1并联后与KT1 的常闭触点、KA1串联后与KM1并联,两级电路均与行程开关ST2及KM4、 KM5的常闭 触点串联;第二部分为上升操作部分,上升控制也分二级,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打包机机电控制系统,包括有控制电路、电机,电机连接于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包括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行程开关、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采用双速电机,双速电机有六个出线端,采用三角形或星形接法;双速电机的高低速转换由控制电路的行程开关与时间继电器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丽郑勇欧忠庆邓怡国黄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