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炎忠专利>正文

寿司卷编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07662 阅读:3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编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竹签编织机械领域,可以将竹签编织成排,做成寿司卷等产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编织机由马达、变速箱、凸轮机构、送料机构、传感器和拉杆机构组成,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尤其是拉杆机构的秤砣、拉杆盘的独特设计,大大提高了编织竹器的品质;红外传感器的应用,减轻了操作人员的负荷,提高了机器的安全系数,操作人员完全可以在生产时放心的离开岗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普及应用可以我推动国传统工业的快速发展。(*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编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竹签编织机械领域,可以将竹签编织成排,做成寿司巻等产品。
技术介绍
寿司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大量的使用来制作寿司,属于传统工艺品的一大种类。但是这些寿司巻目前都是用手工进行编织,生产效率极低,并且编织出来的寿司巻产品还存在着竹签排列不整齐,编织线松弛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寿司巻编织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品质。为达到以上技术效果,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寿司巻编织机,由马达、变速箱、凸轮机构、送料机构和拉杆机构组成;马达与变速箱之间用皮带和皮带轮联接;变速箱输出两組传动, 一组是通过锥齿轮传给凸轮机构,另一组是通过曲柄摇杆机构传给送料机构;拉杆机构的动作来自凸轮机构;所述拉杆机构的拉杆13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拉杆头131设有两道槽132;拉杆机构设有拉杆盘14和秤蛇15, —根绳子跨过顶板IO,两端分别绑在拉杆盘14和牙f蛇15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编织机安装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正对着产品流出的位置。本技术设计了独特的拉杆机构。拉杆的横截面做成多边形,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者六边形,利用J求头弹簧螺钉实现拉杆转动时的角度精定位。拉杆头为 一段圆柱径向贯穿切除中间部分,形成"拱门"状的抓,在抓的两侧设有两个轴向的槽,用于隐藏编织线。拉杆机构设有拉杆盘,拉杆盘套在拉杆上,可以沿拉杆轴线活动。 一才艮绳子或者金属丝一端固定在拉杆盘上,另一端跨过顶板固定在秤乾上。生产时,编织线两端固定在拉杆盘上,线的中间套在拉杆头的抓上,隐藏于抓两侧的槽内。在秤矻的重力作用下,编织线被张紧。送料机构把竹签穿过拉杆头的"拱门",然后拉杆旋转180度,同时编织线被扭转180度,接着送料机构再插一根竹签。如此重复,即可实现竹器制品编织的自动化生产。竹签之间排列的紧密度取决于秤碗的重量,种石t越重,编织线被拉的越紧,竹签之间排列越紧密。为了提高编织机的安全系数,本技术提供的编织机安装了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正对产品流出的位置。当竹签编织产品达到一定长度后,能够被红外线传感器#企测到,红外线传感器输出信号控制马达停止动作。本技术提供的编织机,实现了竹器编织品的自动化生产,更重要的是通过独特的拉杆机构,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设置的红外线传感器采集反馈信号,真正实现了全面的自动化生产时操作人员可以离开岗位而无需担心会出现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编织才几的轴测图2为本技术编织机另一视角的轴测图3为本技术编织机的主视图4为本技术编织机的后视图5为本技术编织机的俯视图6为本技术编织机的左视图7为本技术编织才几的右4见图8为本技术编织机的拉杆的轴测图9为本技术编织机的定料槽的轴测图10为本技术编织机的钩4爪的轴测图11为本技术编织机的棘轮的轴测图12为本技术编织机的送料槽的轴测图13为本技术编织^L的一个凸^"的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的编织机,以下优选实施例包括了整台编织机的所有机构的技术方案。图1为本技术编织机的轴测图2为本技术编织机另一视角的轴测图3为本技术编织机的主视图4为本技术编织机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编织机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编织机的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编织机的右视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编织机由马达3、变速箱2、凸轮机构、送料机构、红外线传感器25和拉杆机构组成,所有机构固定在铁架l上。马达3与变速箱2之间用皮带和皮带轮联接,可以起到保护马达的作用当机械运动机构被卡死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打滑,马达转子依然转动,不会烧坏马达。变速箱2输出两组运动 一组通过锥齿轮传动给凸轮机构的转轴4;另一组通过曲柄摇杆机构传动给送料机构。红外线传感器25用于4全测竹签编织产品,当竹签编织产品达到一定的长度时,红外线传感器25检测到了之后输出信号控制马达停止动作。凸轮机构是协调各部分机构动作的间歇机构。凸轮机构包括轴4、凸轮7、凸轮8、凸轮9、凸轮22。轴4上设由皮带轮传动给轴5,轴5上安装有两个齿轮23,齿轮转动把竹签一根一根的排列整齐。凸轮7每转动一周,就通过杠杆带动轴6,将一个竹签拨落到送料槽26。凸轮8每转动一周,即可抖动一次竹签,防止竹签卡死而不能顺利的送落送料槽26。凸轮9每转一周就带动钩抓27将竹签编织产品往下拉。如图13所示,凸轮22是利用斜面221的位置差推动棘爪19,棘爪19在弹簧20的作用下复位,棘爪19推动棘轮18 (棘轮18如图ll所示),棘轮18带动轴17转动,是整个拉杆机构的动力源。拉杆机构包括链轮16、链轮24、顶板IO、定料槽12、拉杆13、拉杆盘14、秤碗15。链轮16跟随轴17转动;每个链轮24固定在一根拉杆13上;链轮16与链轮24之间用链条联接,可以保持每根拉杆13转动同步。如图8所示,拉杆13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拉杆13转动时可以利用球头弹簧实现拉杆13角度的精定位。拉杆头131为圆柱上切除了 "拱门"形状的槽133,在两侧开由两个槽132用于隐藏编织线。拉杆盘14套在拉杆13上; 一根绳子一端固定在拉杆盘14上,另一端跨过顶板10固定在秤碗15上;生产时编织线两端固定在拉杆盘14上,中间套在槽132内,竹签穿过槽133后被钩抓27往下拉,然后拉杆旋转180度,编织绳也跟着扭转180度,送料机构把另一根竹签穿过槽133,如此重复。种碗15的作用是拉紧编织线,秤碗15越重,竹签之间的排列越紧密。如图9为定料槽12的轴测图。定料槽12上设有档块121用于确定竹签的轴向位置;设有槽122供抓271活动;设有槽123供拉杆头131灵活转动;设有轨道124引导竹签顺利穿插。送料机构包括推料块ll、送料槽26和钩抓27。如图12所示,送料槽26设有斜面262和槽261。竹签落入送料槽26后,在曲柄摇杆的作用下由推料块11推至定料槽12内,再由钩抓27往下拉。如图10所示的钩抓27,由弹簧21往上拉紧,抓271处于槽122内轨道124上方。竹签穿过槽133后,在凸轮9及杠杆的作用下,杠杆拉动耳273,钩抓往下运动,把竹签往下拉。杆272起到限位作用。权利要求1、寿司卷编织机,由马达、变速箱、凸轮机构、送料机构和拉杆机构组成;马达与变速箱之间用皮带和皮带轮联接;变速箱输出两组传动,一组是通过锥齿轮传给凸轮机构,另一组是通过曲柄摇杆机构传给送料机构;拉杆机构的动作来自凸轮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拉杆机构的拉杆(13)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拉杆头(131)设有两道槽(132);拉杆机构设有拉杆盘(14)和秤砣(15),一根绳子跨过顶板(10),两端分别绑在拉杆盘(14)和秤砣(15)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寿司巻编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编织才几安装 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正对着产品流出的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编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竹签编织机械领域,可以将竹签编织成排,做成寿司卷等产品。本技术的编织机由马达、变速箱、凸轮机构、送料机构、传感器和拉杆机构组成,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尤其是拉杆机构的秤砣、拉杆盘的独特设计,大大提高了编织竹器的品质;红外传感器的应用,减轻了操作人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寿司卷编织机,由马达、变速箱、凸轮机构、送料机构和拉杆机构组成;马达与变速箱之间用皮带和皮带轮联接;变速箱输出两组传动,一组是通过锥齿轮传给凸轮机构,另一组是通过曲柄摇杆机构传给送料机构;拉杆机构的动作来自凸轮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拉杆机构的拉杆(13)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拉杆头(131)设有两道槽(132);拉杆机构设有拉杆盘(14)和秤砣(15),一根绳子跨过顶板(10),两端分别绑在拉杆盘(14)和秤砣(1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炎忠
申请(专利权)人:王炎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