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电磁脱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81597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电磁脱扣器,线圈骨架装置于磁轭中,静铁芯、动铁芯装置于线圈骨架的容纳腔中,在线圈骨架上或者磁轭上安装电流线圈以及电压线圈,电流线圈、电压线圈在同一个磁回路中,且在电流线圈、电压线圈的不同抽头位置接入到磁回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一个电磁脱扣器上同时实现了短路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和剩余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的功能,既节省了空间又减少了零部件,降低了成本,还有利于小型断路器的模块化。(*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的电磁脱扣器。
技术介绍
小型断路器通常具有过载、短路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短路保护功能由包含线圈、衔铁、磁轭元件等形成的电磁脱扣器感应并建立磁场,从而使衔铁运动并推动断路器机构断开电流回路来实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由零序电流互感器感应剩余电流,当剩余电流大于设定值时,剩余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动作并推动断路器机构断开电流回路实现。现有小型断路器的电磁脱扣器由两个相互独立的短路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和剩余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组成。如申请号为99206121.0的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在短路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的小型断路器内部一侧扩展一个空间,把剩余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放置在该空间中,这种结构增大了断路器的体积,浪费了原材料,成本明显提高。另一种如申请号为200420081810.6的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剩余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的线圈插套在短路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的线圈内,由于两个线圈为同芯相插,在实际使用中,两个线圈发热互相叠加,易引起过热使电压线圈烧毁,而且装配不便,不利于规模化生产。技术的内容针对现有电磁脱扣器的上述缺点,申请人进行了改进研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和产品性能稳定,同时具有短路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和剩余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功能的复合式电磁脱扣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式电磁脱扣器,线圈骨架装置于磁轭中,静铁芯、动铁芯装置于线圈骨架的容纳腔中,在线圈骨架上或者磁轭上安装电流线圈以及电压线圈,电流线圈、电压线圈在同一个磁回路中,且在电流线圈、电压线圈的不同抽头位置接入到磁回路中。一个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流线圈、电压线圈均套在线圈骨架上。所述电流线圈套在静铁芯一端,所述电压线圈套在动铁芯一端;或者所述电压线圈套在静铁芯一端,所述电流线圈套在动铁芯一端。另一个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流线圈、电压线圈其中的一个套在线圈骨架上,另一个套在磁轭上。所述电流线圈套在线圈骨架上,所述电压线圈套在磁轭上;或者所述电压线圈套在线圈骨架上,所述电流线圈套在磁轭上。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在一个电磁脱扣器上同时具有短路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和剩余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的功能,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能降低生产成本和稳定产品性能。由于电流线圈4与电压线圈5共用一磁路系统,电磁脱扣器的结构更加简单化,减少零件种类,不仅节省了原料成本,也节省了加工成本,还有利于小型断路器的模块化。由于电流线圈4与电压线圈5分立布置使装配工作更易进行,使产品耐热性能大大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如图l、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骨架6装置于磁轭1中,静铁芯2、动铁芯3装置于线圈骨架6的容纳腔中,在线圈骨架6上或者磁轭1上安装电流线圈4以及电压线圈5,电流线圈4、电压线圈5在同一个磁回路中,且在电流线圈4、电压线圈5的不同抽头位置接入到磁回路中。实施例1:如图l、图2所示,电流线圈4、电压线圈5套在线圈骨架6上。电流线圈4套在静铁芯2—端,电压线圈5套在动铁芯3—端;也可以反过来使电压线圈5套在静铁芯2—端,电流线圈4套在动铁芯3—端。实施例2:如图3所示,电流线圈4、电压线圈5中的一个套在线圈骨架6上,另一个套在磁轭l上。电流线圈4套在线圈骨架6上,电压线圈5套在磁轭1上;也可以反过来使电压线圈5套在线圈骨架6上,电流线圈4套在磁轭1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线路正常工作时,电压线圈5中没有电流通过,电压线圈5不产生激励磁场,电流线圈4中流过不大于断路器额定电流的电流,电流线圈4产生很小的激励磁场不足以使动铁芯3动作;当电路中产生大的短路电流使电流线圈4产生足够大的激励磁场时,动铁芯3在此激励磁场的作用下向静铁芯2的方向运动,推动机构脱扣;当电路中有足够大的剩余电流产生时,控制电路就会接通电压线圈5的电路,使电压线圈5两端加载足够高的电压,电压线圈5产生足够大的激励磁场,使动铁芯3在此激励磁场的作用下向静铁芯2的方向运动,推动机构脱扣。本技术由于电流线圈4与电压线圈5共用一路磁系统,结构简单,零件种类减少,不仅节省了原料成本,也节省了加工成本。由于电流线圈4与电压线圈5分立布置使装配工作更易进行,使产品耐热性能大大提升。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其他改进和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电磁脱扣器,线圈骨架(6)装置于磁轭(1)中,静铁芯(2)、动铁芯(3)装置于线圈骨架(6)的容纳腔中,其特征在于在线圈骨架(6)上或者磁轭(1)上安装电流线圈(4)以及电压线圈(5),电流线圈(4)、电压线圈(5)在同一个磁回路中,且在电流线圈(4)、电压线圈(5)的不同抽头位置接入到磁回路中。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线圈 (4)、电压线圈(5)均套在线圈骨架(6)上。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电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线圈(4) 套在静铁芯(2) —端,所述电压线圈(5)套在动铁芯(3) —端;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电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线圈(5) 套在静铁芯(2) —端,所述电流线圈(4)套在动铁芯(3) —端。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线圈 (4)、电压线圈(5)其中的一个套在线圈骨架(6)上,另一个套在磁轭(1)上。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电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线圈(4) 套在线圈骨架(6)上,所述电压线圈(5)套在磁轭(1)上。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电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线圈(5) 套在线圈骨架(6)上,所述电流线圈(4)套在磁轭(1)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电磁脱扣器,线圈骨架装置于磁轭中,静铁芯、动铁芯装置于线圈骨架的容纳腔中,在线圈骨架上或者磁轭上安装电流线圈以及电压线圈,电流线圈、电压线圈在同一个磁回路中,且在电流线圈、电压线圈的不同抽头位置接入到磁回路中。本技术在一个电磁脱扣器上同时实现了短路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和剩余电流动作电磁脱扣器的功能,既节省了空间又减少了零部件,降低了成本,还有利于小型断路器的模块化。文档编号H01H71/24GK201421812SQ20092004541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彭祁军, 曾广连, 潘万军 申请人:无锡唯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电磁脱扣器,线圈骨架(6)装置于磁轭(1)中,静铁芯(2)、动铁芯(3)装置于线圈骨架(6)的容纳腔中,其特征在于:在线圈骨架(6)上或者磁轭(1)上安装电流线圈(4)以及电压线圈(5),电流线圈(4)、电压线圈(5)在同一个磁回路中,且在电流线圈(4)、电压线圈(5)的不同抽头位置接入到磁回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万军彭祁军曾广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唯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