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同华专利>正文

一种精制双黄连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8085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制双黄连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包括:1.将金银花及连翘生药煎煮;2.所得滤液浓缩后加入乙醇;3.溶液静置;4.回收乙醇,加去离子水,调pH;5.静置,超滤膜过滤,浓缩;6.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7.静置,回收乙醇;8.溶液过滤,得到浸膏;9.将上述浸膏、常规方法得到的黄芩甙粉及注射用水混合,加热煮沸;10.微孔滤膜过滤,得到双黄连注射液;该生产工艺周期短,成本低,注射液的澄明度高,鞣质含量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制剂领域,特别是精制双黄连注射液的生产工艺。黄芩是唇形科多年生直立草本,具有抗菌、解热、降压等作用。金银花即忍冬,是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它的花和茎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连翘是木犀科的落叶灌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期大量反复应用抗生素,耐药菌株逐渐增多,而且某些抗生素还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由黄芩、金银花和连翘三味药为原料生产的药剂双黄连属纯中药制剂,具有表里双解,气血两清的作用,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不仅毒性低,而且对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肺炎的有效率达92%,治愈率达81%。目前生产双黄连注射液的工艺周期较长,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工艺稳定性及保质期还有待提高,针剂的色泽及造成患者注射时疼痛的鞣质含量也需进一步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保质期长,澄明度高,鞣质含量低的双黄连注射液的生产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生产精制双黄连注射液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重量比为0.8-1.2∶0.8-1.2的金银花及连翘生药用水浸泡后煎煮2次,每次1-2小时;(2)将上述两次煎煮所得滤液合并,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精制双黄连注射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重量比为0.8-1.2∶0.8-1.2的金银花及连翘生药用水浸泡后煎煮2次,每次1-2小时;(2)将上述两次煎煮所得滤液合并,浓缩后加入乙醇,使溶液中乙醇含量为75% -85%;(3)上述溶液在0℃-5℃条件下静置12-24小时后过滤,回收上清液;(4)将上述所得上清液中的乙醇回收掉后,加溶液体积3-4倍的去离子水,并调pH至5.0-7.0;(5)所得溶液静置24-48小时,微孔滤膜滤取上清液 ,浓缩;(6)向上述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溶液中乙醇的浓度为70%-85%;(7)所得溶液在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精制双黄连注射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重量比为0.8-1.2∶0.8-1.2的金银花及连翘生药用水浸泡后煎煮2次,每次1-2小时;(2)将上述两次煎煮所得滤液合并,浓缩后加入乙醇,使溶液中乙醇含量为75%-85%;(3)上述溶液在0℃-5℃条件下静置12-24小时后过滤,回收上清液;(4)将上述所得上清液中的乙醇回收掉后,加溶液体积3-4倍的去离子水,并调pH至5.0-7.0;(5)所得溶液静置24-48小时,微孔滤膜滤取上清液,浓缩;(6)向上述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溶液中乙醇的浓度为70%-85%;(7)所得溶液在0℃-5℃条件下静置12-24小时后,将溶液中的乙醇回收掉;(8)将所得溶液过滤后,得到浸膏;(9)将上述浸膏、常规方法得到的黄芩甙粉及注射用水以重量比为0.8-1.2∶1.8-2.2∶800-1200的比例混合,加热煮沸15-20分钟;(10)冷却后进行微孔滤膜过滤,滤液灌装灭菌,得到双黄连注射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精制双黄连注射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步中,浓缩后溶液在70℃-80℃条件下的比重为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兆光梁起臣
申请(专利权)人:方同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