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式电子装置及吸震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78016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携带式电子装置,由一壳体、一吸震机构、一平面显示器及一控制电路板所构成。其中,吸震机构配设于壳体的内部,且此吸震机构由一承靠板及多个吸震元件所构成。吸震元件其一端配设于承靠板的底部,而另一端配设于壳体内部的壳壁上。平面显示器配设于承靠板上,且平面显示器的顶面顶靠于壳体内部的壳壁上。当携带式电子装置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吸震元件可吸收此冲击力,而达到抗震的效果,且避免平面显示器直接承受此冲击力,进而保护并延长平面显示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携带式电子装置及吸震机构,且特别有关于一种具有吸震效果以保护平面显示器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及吸震机构。承上所述,不论平面显示器是液晶显示面板或液晶显示模组,其已知固定的方式通常是利用多个固定元件的螺锁,而将平面显示器锁固于壳体内部的壳壁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实际使用携带式电子装置时可能因不慎而掉落,故组装完成的携带式电子装置通常需经过一落下震动测试,以测试携带式电子装置对于震动的可靠度。此落下震动测试通常是在不同高度,以各种角度自由落下多次。例如是在高度距地面48英时处,将此携带式电子装置以各利角度自由落下18次,之后,再于高度距地面60英时处,将此携带式电子装置以各种角度自由落下18次。由于已知携带式电子装置的平面显示器直接固定于壳体上,当产品做落下震动测试时,外界对于壳体所产生的冲击力将直接传递至平面显示器上,而容易造成平面显示器破损。本技术提出一种携带式电子装置,此携带式电子装置主要由一壳体、一吸震机构、一平面显示器及控制电路板所构成。其中,壳体具有一视窗,吸震机构配设于壳体的内部,且此吸震机构是由一承靠板及多个吸震元件所构成。吸震元件其一端配设于承靠板的底部,而另一端配设于壳体内部的壳壁上。平面显示器配设于承靠板上,且平面显示器的顶面顶靠于壳体内部的壳壁上并暴露于视窗。本技术提出再一种吸震机构,适用于一携带式电子装置中,此携带式电子装置至少具有一壳体及一平面显示器,壳体具有一视窗,平面显示器配设于壳体内部且暴露于该视窗。吸震机构是由一承靠板及多个吸震元件所构成。吸震元件其一端配设于承靠板的底部,而另一端配设于壳体内部的壳壁上,平面显示器则配设于承靠板上。依照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承靠板的周缘更具有多个折弯部,此些折弯部适于提供吸震元件穿入固定。此外,壳体内部的壳壁上还具有多个第一限位部,此些第一限位部呈中空套筒状,且此些第一限位部适于提供吸震元件穿入固定。另外,壳体内部的壳壁上更具有多个第二限位部,此些第二限位部抵靠于平面显示器的周缘,用以限制平面显示器的横向移动,而在实施例中吸震元件例如是弹簧,承靠板的材质例如是金属。平面显示器例如为一液晶显示面板或一液晶显示模组。本技术藉由在携带式电子装置内部配设一吸震机构,使得携带式电子装置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可达到抗震的效果,吸震机构中的吸震元件系可吸收此冲击力,避免平面显示器直接承受此冲击力,进而达到保护并延长平面显示器的使用寿命。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2是绘示依照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吸震机构的分解图。承上所述,吸震机构140是由一承靠板142及多个吸震元件144所构成。在实施例中吸震元件144是以弹簧为例,而承靠板142的材质例如是金属材质。承靠板142的周缘折弯出多个折弯部142a,此些折弯部142a可供吸震元件144穿入固定,并再将吸震元件144穿入下壳体114内部壳壁所形成的第一限位部117中,此第一限位部117呈中空套筒状,其在吸震元件144穿入第一限位部117之后,此吸震机构140即可被固定于下壳体114之上,并限制平面显示器120在A方向上的位移。此外,平面显示器120的液晶显示面板122配设于承靠板142上,例如可利用双面胶带150粘着于承靠板142。值得注意的是,藉由吸震元件144于A方向上的弹性推顶使液晶显示面板122可抵靠于上壳体112内部的壳壁上。另外,上壳体112内部壳壁上具有多个第二限位部118,第二限位部118可抵靠于液晶显示面板122的周缘,用以限制液晶显示面板122的横向移动。总而言之,本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122并非直接固定于上壳体112,而是藉由吸震机构140的吸震元件144的弹性推顶而抵靠于上壳体112上。承上所述,当携带式电子装置100受到外界冲击力时,例如掉落至地面,液晶显示面板122会随着吸震机构140的吸震元件144的伸缩作动,而在壳体110内上下浮动。换言之,吸震元件144系可藉由本身的伸缩作动,吸收由壳体110外部传来的冲击力,使避免液晶显示面板122直接承受此冲击力,进而保护液晶显示面板122,以预防液晶显示面板122产生破损的现象,故可延长液晶显示面板122的使用寿命。在上述的较佳实施例中,吸震元件是以弹簧为例,然熟悉本
者应知,本专利技术的吸震元件并不局限为弹簧,亦可为海绵、折叠型的吸震布或其他可吸收外界冲击力的弹性构件。此外,上述较佳实施例中吸震元件的固定方式,藉由在承靠板上折弯出一折弯部并配合壳体上呈套筒状的限位部而达成的,然而,熟悉本
者应知,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为此种固定方式,可进一步省略此折弯部及限位部,而将吸震元件以如焊接或胶合等固定方式,使得承靠板藉由吸震元件直接连接至壳体上。综上所述,本技术藉由配设于携带式电子装置内部的吸震机构所产生的吸震效果,使携带式电子装置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吸震机构中的吸震元件可吸收此冲击力,以避免平面显示器直接承受此冲击力,进而达到保护并延长平面显示器的使用寿命。虽然本技术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
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定者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携带式电子装置,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视窗; 一吸震机构,配设于该壳体的内部,该吸震机构包括: 一承靠板; 多个吸震元件,该些吸震元件其一端配设于该承靠板的底部,而另一端配设于该壳体内部的壳壁上; 一平面显示器,配设于该承靠板上,且该平面显示器的顶面顶靠于该壳体内部之壳壁上,且该平面显示器暴露于该视窗,以及 一控制电路板,配设于该壳体的内部,且该控制电路板与该平面显示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携带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具有一视窗;一吸震机构,配设于该壳体的内部,该吸震机构包括一承靠板;多个吸震元件,该些吸震元件其一端配设于该承靠板的底部,而另一端配设于该壳体内部的壳壁上;一平面显示器,配设于该承靠板上,且该平面显示器的顶面顶靠于该壳体内部之壳壁上,且该平面显示器暴露于该视窗,以及一控制电路板,配设于该壳体的内部,且该控制电路板与该平面显示器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靠板的周缘更具有多个折弯部,该些折弯部适于提供该些吸震元件穿入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部的壳壁上更具有多个第一限位部,该些第一限位部呈中空套筒状,且该些第一限位部适于提供该些吸震元件穿入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部的壳壁上更具有多个第二限位部,该些第二限位部抵靠于该平面显示器的周缘,用以限制该平面显示器的横向移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权民
申请(专利权)人: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