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小青专利>正文

特种同轴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7355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特种同轴电缆,解决了现有技术性能较差,结构设计不合理,制造成本高等技术问题。特种同轴电缆,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内导体,在内导体上包覆有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由聚醚醚酮制成且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内导体的外壁,在绝缘层外还包覆有屏蔽层,该屏蔽层由金属材料制成。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特种同轴电缆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且成本较低。2.机械强度高、耐辐照、耐老化、耐火、密封性好。3.制造工艺的步骤简单,易于实施,有效提升产品品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是涉及一种特种同轴电缆
技术介绍
同轴电线一般主要由内导体、绝缘层、屏蔽层组成,也可在 屏蔽层外围包覆一层外护套。目前常见的同轴电线多以聚乙烯为 绝缘材料,根据绝缘层结构的不同,同轴电线的发展先后经历了 实心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线、化学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线、纵孔 式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线和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由于物 理发泡聚乙烯同轴电线具有对环境无污染、发泡度高、柔软性好、 衰减常数小和传输性能稳定等优点而获得广泛应用。这种该同轴 电缆具有防水,传输性能稳定,寿命长等优点,但该电缆的绝缘 层具有一定的发泡度,温度指数低、不耐辐照,可燃,更不能在 核环境下使用。由于对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核环境下使用的 同轴电缆,既要满足相关电气性能要求,还必须保证可靠的密封 性能,即使在各种事故工况(包括失水、地震等)下,仍能维持安 全壳压力边界的完整性和电气连续性。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 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金属铠装刚性同轴电缆[申请号200610152962.4],它包括 内导体,绝缘介质层,外导体和外护套。其特点是内导体为无氧铜 线,绝缘介质层是由多组聚砜、聚醚砜、聚酰亚胺和聚醚醚酮工程 塑料制成的首尾凹凸相配的台阶式柱状绝缘块串联而成,外导体 为无氧铜管,外护套亦即上述的工程塑料。还有人技术了一种属导体、绝缘层和编织层,所述的绝缘层由内外两层组成,所述绝 缘内层为氟塑料,所述绝缘外层为聚醚醚酮,两层通过高温熔挤技 术挤包在金属导体上;所述的金属导体为优质无氧铜线;所述的无 氧铜线表面有一层镀银层,或者镀镍层;所述的镀银层或镀镍层厚 度小于等于0.04MM;所述的编织层为铝合金丝,或者镍丝。本实 用新型的轻型耐高温电缆,内外两层绝缘层通过高温熔挤技术挤 包在金属导体上,充分利用了两种材料的酎高温特性,绝缘耐电压 提升,又降低了成本;并且其编织层为铝合金丝,作为高温使用条 件下抗干扰的屏蔽层和轻型保护层,可以减轻电缆重量,对于航天 火箭上使用意义尤为重大。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同轴电缆的性能进行了改进, 但是结构复杂,加工制造难度大。并且,为了取得更好的性能, 提高冲击强度等,需要采用改性的聚醚醚酮等价格较高的材料, 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工 作性能好,易于加工制造,成本较低的特种同轴电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特种 同轴电缆,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内导体,在内导体上包覆有绝 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由聚醚醚酮制成且通过注塑成 型方式固定在内导体的外壁,在绝缘层外还包覆有屏蔽层,该屏 蔽层由金属材料制成。在上述的特种同轴电缆中,所述的绝缘层包括若干逐层包覆 在一起的同心圆层,上述的同心圆层通过逐层注塑成型方式连接 在一起。这里的绝缘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确定。由于绝缘层采用多层结构,有利于降低加工制造的难度。此外,多层结构的聚 醚醚酮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绝缘层的抗冲击性能,而无需采用成本 较高的改性聚醚醚酮材料,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材 料成本。多层结构的聚醚醚酮有利于挤压形变地设置在屏蔽层和 内导体之间,有效地提高了屏蔽层和内导体之间的密封性。此外, 由于采用多层的绝缘层,有利于加工成较厚的绝缘层,生产出更 多规格型号的产品。在上述的特种同轴电缆中,所述的同心圆层的厚度相等。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特种同轴电缆中,所述的同心圆 层的厚度由内至外递增或递减。在上述的特种同轴电缆中,所述的屏蔽层的外壁经抛光处理。 在上述的特种同轴电缆中,所述的内导体由无氧铜制成,所 述的屏蔽层由无氧铜制成。在上述的特种同轴电缆中,所述的屏蔽层外围还包覆有由绝 缘材料制成的外护套,该外护套由聚砜、聚醚砜、聚酰亚胺或聚 醚醚酮中的任意一种制成。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特种同轴电缆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 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且成本较低。2、机械强度高、耐辐照、耐老化、耐火、密封性好。3、制造工艺的步骤简单,易于实施,有效提升产 品品 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未包覆屏蔽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绝缘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包覆有外护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导体l、绝缘层2、同心圆层21、屏蔽层3、外护套4。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特种同轴电缆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内导体1,在内导体1上包覆有绝缘层2,绝缘层2由聚醚醚酮制成且通 过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内导体1的外壁,在绝缘层2外还包覆有 屏蔽层3,该屏蔽层3由金属材料制成。内导体1由无氧铜制成, 屏蔽层3由无氧铜制成。屏蔽层3的外壁经抛光处理。如图1、 2和3所示,绝缘层2包括若干逐层包覆在一起的同 心圆层21,上述的同心圆层21通过逐层注塑成型方式连接在一 起。同心圆层21的厚度相等。当然,这里的同心圆层21的厚度 也可以由内至外递增或递减。如图4所示,屏蔽层3外围还包覆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护 套4,该外护套4由聚砜、聚醚砜、聚酰亚胺或聚醚醚酮中的任 意一种制成。上述的特种同轴电缆是通过下述特种同轴电缆制造工艺制造 而成的包括如下步骤A、 预热内导体l:将内导体1加热至200'C-300°C;B、 包覆绝缘层2:根据所需的特性阻抗确定绝缘层2的厚度, 将制造绝缘层2的聚醚醚酮加热并使其成液态,然后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在内导体1外壁包覆绝缘层2;C、 包覆屏蔽层3:在绝缘层2的外围包覆一层由金属材料制 成的屏蔽层3,并将屏蔽层3的外壁经抛光处理。步骤B中,首先在内导体1的外壁注塑成型第一个同心圆层 21,然后在上述同心圆层21上逐层注塑成型其余的同心圆层21, 直至绝缘层2达到所需的厚度。步骤C中,所述的屏蔽层3套于绝缘层2外围后,通过縮管 工艺使屏蔽层3紧扣在绝缘层2上;在屏蔽层3外围还通过注塑 成型方式包覆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护套4,上述的内导体l和屏蔽层3均由无氧铜制成。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 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 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 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内导体1、绝缘层2、同心圆层21、 屏蔽层3、外护套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 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 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 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种同轴电缆,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内导体(1),在内导体(1)上包覆有绝缘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2)由聚醚醚酮制成且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内导体(1)的外壁,在绝缘层(2)外还包覆有屏蔽层(3),该屏蔽层(3)由金属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同轴电缆,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内导体(1),在内导体(1)上包覆有绝缘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2)由聚醚醚酮制成且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内导体(1)的外壁,在绝缘层(2)外还包覆有屏蔽层(3),该屏蔽层(3)由金属材料制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绝缘层(2)包括若干逐层包覆在一起的同心圆层(21),上述 的同心圆层(21)通过逐层注塑成型方式连接在一起。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种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同心圆层(21)的厚度相等。4.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卢小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