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兴邦专利>正文

一种模具的顶针板先行复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67144 阅读:14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中的顶针板先行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撞击块以及与撞击块对应的复位器,其中撞击块安装在模具的前模上,复位器安装在后模的顶针板上,模具的前、后模合模时通过该复位器与撞击块配合令顶针板先行复位,其中所述的复位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复位杆、用于安装复位杆的基座、设置于两复位杆之间并令二者保持相斥状态的复位弹簧,以及一个与复位杆配合的定位块。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具可以实现顶针板先行复位,滑块、前、后模后复位合模,如此可以确保模具上的滑块与顶针板上安装的部件不会发生干涉撞击现象,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产品
,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注塑模具中的顶 针板先行复位机构。技术背景-注塑模具一般包括构成模具型腔的前模座和后模座,注塑时两模座合拢,原 料通过入料孔进入模具型腔内,然后两模座分开,将成型后的产品由型腔内取出。 通常为了便于产品与模具分离,在其中一个模具内通常会设置一个顶针板,通过 顶针板将产品推出型腔。具有顶针板的模具虽然便于产品的脱模,但是其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就是 在模具合模过程中,顶针如果不能预先复位,则前、后模座合模过程中就容易引 起模具上的滑块与顶针板上的顶针、司筒等容易产生干涉撞击,容易损坏模具。 故要求顶针必须比滑块先行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目前产品中所存在的问题,提 供一种模具的顶针板先行复位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复位机构包括 复位撞击块以及与撞击块对应的复位器,其中撞击块安装在模具的前模上,复位 器安装在后模的顶针板上,模具的前、后模合模时通过该复位器与撞击块配合令 顶针板先行复位,其中所述的复位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复位杆、用于安装复位杆的基座、设置于两复位杆之间并令二者保持相斥状态的复位弹簧,以及一个与 复位杆配合的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固定于后模上,并且于该定位块上开设有容两复位杆穿行的缺 口,两复位杆位于定位块缺口中的状态下,两复位杆之间的间隙小于复位撞击块 宽度。所述的定位块面对顶针板的缺口下端呈八字形,即该缺口下端边缘为一 斜面边缘;复位杆顶端贴近缺口内壁的一侧成型有与上述斜面边缘对应的倾斜 面,并且在复位杆顶端倾斜面与缺口斜面边缘配合状态下,两复位杆之间的间隙 可容复位撞击块插入。用于安装复位杆的基座固定在顶针板上,两复位杆的底部分别通过枢轴铰接 在该基座上,于复位杆下段成型有用于容置弹簧的卡槽。所述的撞击块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该撞击块通过穿设定位孔的定位销将撞 击块固定在前模上。本技术通过撞击块与复位器的配合,令模具合模时,首先通过撞击块推 动复位器上的复位杆顶端,让顶针板先行进行复位,并通过撞击块推动两复位杆 结合部,令顶针板完全复位,与此同时撞击块也落入两复位杆之间,以完成前、 后模的合模动作。通过本技术,模具可以实现顶针板先行复位,滑块、前、 后模后复位合模,如此可以确保模具上的滑块与顶针板上安装的部件不会发生干 涉撞击现象,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在模具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 2b是本技术在模具合模进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在模具完全合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在模具顶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复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见图1-5,本技术所述的复位机构4主要包括两部分复位撞击块41 以及与撞击块41对应的复位器42。其中撞击块41安装在模具的前模1上,复 位器42安装在后模2的顶针板3上,模具的前、后模l、 2合模时通过该复位 器42与撞击块41配合令顶针板3先行复位。参见图5,复位器4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复位杆421、用于安装复位杆421 的基座422、设置于两复位杆421之间并令二者保持相斥状态的复位弹簧423, 以及一个与复位杆421配合的定位块424。其中,定位块424固定于后模2上, 并且于该定位块424上开设有容两复位杆421穿行的缺口 425,两复位杆421位 于定位块424缺口 425中的状态下,两复位杆421之间的间隙小于复位撞击块 41宽度。定位块424面对顶针板3的缺口 425下端呈八字形,即该缺口 425 下端边缘为一斜面边缘426;复位杆421顶端贴近缺口 425内壁的一侧成型有与 上述斜面边缘426对应的倾斜面427,并且在复位杆421顶端倾斜面427与缺口 斜面边缘426配合状态下,两复位杆421之间的间隙可容复位撞击块41插入。 用于安装复位杆421的基座422固定在顶针板3上,两复位杆421的底部分别通 过枢轴铰接在该基座422上,于复位杆421下段成型有用于容置弹簧423的卡槽 428。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见图l,在模具完全开启状态下,顶针板3带动复位杆421位于低点,此时 复位杆421的顶端倾斜面427与定位块424缺口斜面边缘426接触,两复位杆 421之间形成的间隙此时最大。见图2a,当模具的前、后模l、 2开始合模时,顶针板3在模具动力作用下, 顶针板3以及复位杆421开始向上运动,由于两复位杆421下端通过弹簧423 可压縮,所以两复位杆421将通过顶端倾斜面427与缺口斜面边缘426形成挤压 靠拢,并向定位块424中间的缺口 425延伸,此时两复位杆421之间的间距縮小, 无法容置撞击块41。当复位杆421顶端与撞击块41顶端接触时,由于撞击块41 无法插入两复位杆421之间,所以在撞击块41阻挡下复位杆421无法继续前进, 同时带动顶针板3向下运动,而此时后模2在模具动力作用下继续向前模1方向 运行。见图2b,随着合模的进行,复位杆421在撞击块41阻挡下与顶针板3 —起 相对后模2反方向运行,当复位杆421、顶针板3运行到低点时,复位杆421顶 端倾斜面427与定位块424缺口斜面边缘426接触,两复位杆421在弹簧423 弹力作用下张开,并且二者之间形成的间隙增大,并可容撞击块41插入。此时 随着前、后模1、 2的继续合拢,撞击块41逐渐插入两复位杆421之间的间隙内。 与此同时,模具带动滑块5复位,如此实现了顶针板先行复位,滑块5、前、后 模l、 2后复位闭合状态,最终达到如图3所示的完全合模状态。开模进程中,前后模开始分离,撞击块41脱离复位杆421之间间隙,直至 回到如图1的完全开模状态,此时顶针板3在模具动力带动下开始顶出动作,即 带动复位杆421向上运行,将注塑成型的产品顶出,如图4所示。本技术为了调节撞击块41的长度,以令其与复位杆421形成更好的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的顶针板先行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机构(4)包括:复位撞击块(41)以及与撞击块(41)对应的复位器(42),其中撞击块(41)安装在模具的前模(1)上,复位器(42)安装在后模(2)的顶针板(3)上,模具的前、后模(1、2)合模时通过该复位器(42)与撞击块(41)配合令顶针板(3)先行复位,其中所述的复位器(4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复位杆(421)、用于安装复位杆(421)的基座(422)、设置于两复位杆(421)之间并令二者保持相斥状态的复位弹簧(423),以及一个与复位杆(421)配合的定位块(4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顶针板先行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机构(4)包括复位撞击块(41)以及与撞击块(41)对应的复位器(42),其中撞击块(41)安装在模具的前模(1)上,复位器(42)安装在后模(2)的顶针板(3)上,模具的前、后模(1、2)合模时通过该复位器(42)与撞击块(41)配合令顶针板(3)先行复位,其中所述的复位器(4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复位杆(421)、用于安装复位杆(421)的基座(422)、设置于两复位杆(421)之间并令二者保持相斥状态的复位弹簧(423),以及一个与复位杆(421)配合的定位块(42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顶针板先行复位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定位块(424)固定于后模(2)上,并且于该定位块(424)上开设 有容两复位杆(421)穿行的缺口(425),两复位杆(421)位于定位块(424)缺 口 (425)中的状态下,两复位杆(421)之间的间隙小于复位撞击块(41)宽度。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兴邦
申请(专利权)人:雷兴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