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积雪融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61946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面积雪融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管(1)、夹套(2)和加热器(4),所述热管(1)呈横“V”型或“Z”型,包括上段的冷凝段(1.1)和下段的蒸发段(1.3),冷凝段(1.1)自上而下倾斜设置、与路面(5)形成倾斜角度,蒸发段(1.3)的端部设置有水夹套(2),所述水夹套(2)出口与加热器(4)进口相连,所述加热器(4)出口通过循环泵(3)与所述水夹套(2)进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路面积雪融化装置,既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危险、也回避了影响路面冻胀的可能性、供热可以因地制宜、使用多种热源联合供应热水、工程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完全可以实现工业化。(*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面积雪融化装置,主要用于地面、桥面、铁路道岔、机场跑道积雪的熔化。(二)
技术介绍
目前除雪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化学法和物理法。所谓化学法是指用除雪化冰剂喷洒在路面降低水的冰点,达到化雪融冰的作用。但这种方法无论是对环境还是对路面都有所伤害。另一种物理方法是指采用加热的方法使道路表面的积雪融化, 一般有两种方案,即路面热空气吹扫和地下加热方式。路面热空气吹扫消耗能量比较大,很大部分能量直接向空气中散失而未起到融雪的作用, 一般是道路侧面向中心吹,不宜于融化的雪水流动,如果融化的雪水积在道路中心结冰,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另外,由于热风除雪是在路面上形成一定速度的横风,如果有车辆在冰雪路面上行驶,其造成的侧向力往往是不容忽略的。地下加热方式是指道路路面以下一定深度位置敷设加热管线,当出现冰雪天气,路面积雪结冰时,启动管线加热系统从热源的形式来分,可分为电热式、新能源式和化石能源供热式。电热式由于需要用二次高品位能源电能,因此运行成本高,并且对于较长的需要融雪的道路表面来说,其电能消耗量是相当巨大的,往往需要附近有比较大的输配电设施与之配套,并且巨大的电流还可能对地下通讯设施造成干扰,影响其正常工作。可再生能源或新能源供热方式以及化石能源供热方式均采用埋地水管方式,即通过在道路表面下敷设水管,使由太阳能、地热能或化石能源加热得到的热水或热水溶液流经积雪表面下的放热管放出热量,使路面上的积雪融化。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受地域限制明显,对于一般地区,地下热量很难实现地表的积雪融化需要,而太阳能由于技术因素,由于集热和蓄热均很难实现工业化,因此目前工程运用均存在困难。地下直接敷设水管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冻结的问题,如果管内残留有水,在冬季非雨雪天气时,可能出现结冰,如果残留的水量在管内某些位置,可能堵塞管道,造成系统失效,并且水冻结过程中会产生体积膨胀,严重时会对路面的平整造成影响。另一问题是,泄漏的问题。管线常年在地下环境中,可能由于腐蚀或地面车辆超重,造成破裂使内部循环液泄漏,循环液一旦泄漏,如果循环液中含有防冻溶质,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影响路基强度。对于高架桥来说,其危害就更大了。即使纯水循环,漏点附近的含水量增加,造成局部冻胀,使该处路面提升,严重影响路面平整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危险、也回避了影响路面冻胀的可能性、供热可以因地制宜、使用多种热源联合供应热水、工程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完全可以实现工业化的路面积雪融化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路面积雪融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管、夹套和加热器,所述热管1呈横V型或Z型,包括上段的冷凝段和下段的蒸发段,冷凝段自上而下倾斜设置与路面形成倾斜角度,蒸发段的端部设置有水夹套,所述水夹套出口与加热器进口相连,所述加热器出口通过循环泵与所述水夹套进口相连。本技术路面积雪融化装置,所述冷凝段与路面之间的夹角为3-5度,所述冷凝段与所述蒸发段之间由回流段连接。本技术路面积雪融化装置,所述热管为大型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本技术路面积雪融化装置,当路面出现积雪结冰现象时,由人工启动加热器,加热器开始工作,根据当地的道路特点,加热器可以是太阳能热量、地热能热量、热泵、锅炉或附近供暖系统得到的热水。加热器首先进水加热后,向外供应热水,热水经泵加压后,流进水夹套,加热热管蒸发段。热管蒸发段内工作介质受热蒸发或沸腾,同时水夹套的水降温后经出口由管线流回加热器,加热循环使用。热管蒸发段内工作介质汽化后,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冷凝段自发流动,当工作介质蒸汽到达冷凝段后,由于热管冷凝段所处位置温度低于汽态工作介质的饱和温度,因此工作介质在冷凝段液化,放出潜热,冷凝液在热管冷凝段内壁面集聚一定厚度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开始向下流动,当流到蒸发段时再次受热汽化,向上流到冷凝段,如此循环不断将蒸发段的吸收的热量传递到冷凝度。热管冷凝段获得热量后,将热量传递到路面加热路面使其温度维持在冰点以上,而不出现积雪和结冰的现象,从而实现路面防滑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路面积雪融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热管l、夹套2、循环泵3、加热器4、路面5、冷凝段l.l、回流段1.2、蒸发段1.3。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本技术涉及的路面积雪融化装置,主要由热管K夹套2和加热器4组成,热管1呈横V型或Z型,包括冷凝段1. 1、回流段1. 2和蒸发段1. 3,热管冷凝段1. 1与路面5呈3-5度的倾斜角度,端部在上,热管蒸发段1. 3根据现场施工条件,与路面5之间大于5度的夹角,端部在下,热管蒸发段1.3与冷凝段1.1之间由回流段1.2连接。热管蒸发段1. 3的端部有水夹套2向热管1供热。水夹套2的热水在60度以上,由循环泵3经管道流进水夹套2后降温沿管道流回加热器4加热后循环使用。热管1为大型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管壁材料为可耐地下腐蚀的不锈钢材料,工作介质为低温工作介质,如氟氯昂,氨等,不允许用短接管拼接。加热器4可以是以化工燃料为热源的锅炉,也可以是由太阳能光热转化装置存储的热水或地热能等。回流段1. 2在蒸发段1. 3和冷凝段1. 1与路面5倾斜角度均较小时是必须存在的。当冷凝段1.1与路面5之间夹角大于15度时,可以不安排回流段1. 2,可将冷凝段1. 1与蒸发段1. 3直接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面积雪融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管(1)、夹套(2)和加热器(4),所述热管(1)呈横“V”型或“Z”型,包括上段的冷凝段(1.1)和下段的蒸发段(1.3),冷凝段(1.1)自上而下倾斜设置、与路面(5)形成倾斜角度,蒸发段(1.3)的端部设置有水夹套(2),所述水夹套(2)出口与加热器(4)进口相连,所述加热器(4)出口通过循环泵(3)与所述水夹套(2)进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积雪融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管(1)、夹套(2)和加热器(4),所述热管(1)呈横“V”型或“Z”型,包括上段的冷凝段(1.1)和下段的蒸发段(1.3),冷凝段(1.1)自上而下倾斜设置、与路面(5)形成倾斜角度,蒸发段(1.3)的端部设置有水夹套(2),所述水夹套(2)出口与加热器(4)进口相连,所述加热器(4)出口通过循环泵(3)与所述水夹套(2)进口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路面积雪融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段(l. 1)与路面(5)之间的夹角为3-5度,所述冷凝段(l. l)与所述蒸发段(1.3)之间由回流段(1.2)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路面积雪融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l)为大型两相闭式热虹吸管。4、 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科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