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切割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5995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往复切割工具,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中的马达、 由马达驱动的往复杆,与往复杆相连的锯条,带动往复杆转动的旋转手柄; 设于壳体上的操作元件;由操作元件可操作的移动的旋转锁定件;设于壳体 上的导轮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导轮,所述导轮与锯条可选择的接触和分离; 还包括导轮限位机构,所述导轮限位机构具有至少一个支撑所述导轮,使导 轮与锯条接触的支撑位置和至少一个释放所述导轮,使导轮与锯条分离的释 放位置,操作元件可操作的在所述支撑位置和释放位置间移动所述导轮限位 机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往复切割工具特别是涉及 一 种具有模式选择才几构的往复切割工具。
技术介绍
作为 一 种动力工具,往复切割工具被广泛的应用,本领i戈的人贝都很熟悉,其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马达,以及纟皮马达驱动,相对于壳体往复运动以切割工件的锯条。曲线锯,往复锯等均属于往复切割工具。许多的曲线锯具有抬刀的功能,由于受到一个驱使其摆动的抬刀力,曲线锯锯条可在一个垂直于其往复切割的方向上小幅摆动。由于给了锯条 一 个指向工件的力,抬刀功能可以明显地提升切割效率。同时部分曲线锯还具有锯条旋转功能,这种功能允许锯条相对于壳体旋 转。在工作空间狭窄或曲线锯本身的转动受限的情况下,这种功能的 好处是明显的。通常,同时具有这两种模式的曲线锯需要限制这两种模式同时开 启,因为在锯条在旋转模式下不是沿曲线锯壳体纵轴线方向向前时, 抬刀作用力的方向就与锯条切割方向不同,这会导致曲线锯很难操 作,甚至会导致锯条断裂。由于锯条在切割的时候会受到较大的切割力。通常需要 一 个导轮 来支撑锯条,同时,抬刀力也可以由导轮传递至锯条。现有技术中导 轮都是固定在曲线锯的壳体或底板上。目前带有导轮且锯条可旋转的 曲线锯都具有至少两个档位,在 一 个档位,导轮支撑锯条,但锯条被导轮限制不能旋转;在另 一 个档位需要把导轮移开,锯条才可以旋转, 专利号为CN 2 7 1 7 5 9 1 Y的中国技术专利揭示了这种技术。然而,在曲线锯同时具有抬刀模式时,这种方案会带来不便。通 常,有 一 个模式选择机构用以切换曲线锯的抬刀模式和旋转模式。在 抬刀模式时导轮是支撑锯条的,在切换到旋转模式时,导轮仍然支撑 锯条,需要再次将导轮拉离锯条,在从旋转模式切换到抬刀模式时,又需要将导轮复位至支撑锯条的位置。过程繁瑣且容易引起误操作。并且,将导轮拉离锯条会面临这样 一 个问题,即曲线锯的抬刀机 构会限制安装导轮的导轮支架的活动范围。因此,需要有 一 种曲线锯,具有优化的模式转换方式,可以在切 换曲线锯的旋转模式和抬刀模式的同时,控制导轮相应的离开或支撑 锯条,以简化模式转换过程和避免误操作,这样的模式转换方式还必 须克服曲线锯的抬刀机构对导轮支架活动范围的限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 种能够方便的进行旋转模式和支撑 抬刀模式的转换,并且具有与模式转换功能相配合的、安全稳定的锯 条支撑功能的往复切割工具,尤其是 一 种曲线锯。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具有旋转/抬刀支撑转换功能的往复式切 割工具,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中的马达;由马达驱动相对于壳体沿轴线X往复 运动的往复杆;与往复杆相连的锯条;设于壳体上的,在旋转模式和 支撑抬刀模式间切换的操作元件;设于壳体上的导轮支架和安装在支 架上的导轮,所述导轮与锯条可选择的接触和分离;还包括至少 一 个 导轮限位机构,所述导轮限位机构具有至少 一 个支撑所述导轮,使导 轮与锯条接触的支撑位置和至少 一 个释放所述导轮,使导轮与锯条分 离的释放位置,操作元件可操作的在所述支撑位置和释放位置间移动 所述导轮限位机构。进 一 步的,所述往复切割工具还包括与往复杆相连并可操作的带 动往复杆绕轴线X转动的旋转手柄;由操作元件可操作的移动,从限 制往复杆转动的固定位置到允许往复杆转动的旋转位置的旋转锁定 件;所述操作元件将所述旋转锁定件从旋转位置移动到固定位置时, 所述操作元件移动所述导轮限位机构到支撑位置;所述操作元件将所 述旋转锁定件从固定位置移动到旋转位置时,所述操作元件移动所述 导轮限位机构到释放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导轮支架可枢转的安装在壳体上,具有一个枢转 轴和分别位于枢转轴两侧的邻接所述导轮限位机构的支架顶端和邻 接所述锯条的支架底端,所述支架底端连接 一 个导轮,所述导轮可抵接所述锯条,所述导轮支架和壳体之间设有 一 支架扭簧,所述支架扭簧压迫导轮支架枢转,使支架顶端靠近所述导轮限位机构,支架底端和导轮远离所述锯条。更进 一 步的,包括抬刀部件,所述抬刀部件包括被马达驱动沿轴线X往复运动的连接板和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抬刀板。所述导轮限位机构包括抬刀板,所述抬刀板可枢转的连接所述连接板,包括一个可抵接所述支架顶端的抬刀末端,且所述抬刀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 一 个抬刀板扭簧,所述抬刀板扭簣压迫所述抬刀末端位于和所述连接板处于同 一 轴线上的支撑位置,在所述支撑位置,抬刀末端支撑导轮支架,使导轮接触锯条;抬刀末端还具有抬刀末端和连接板之间形成 一 个小于1 8 0度的夹角的释放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支架扭簧压迫所述导轮支架朝向抬刀末端枢转,导轮与锯条分离。所述抬刀板还包括 一 个垂直于所述抬刀末端的抬刀板侧边,所述操作元件连接有 一 拨杆,操作元件可操作的带动所述拨杆拨动抬刀板侧边,将抬刀板从支撑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进 一 步的,所述导轮限位机构包括连接所述操作元件的凸轮,所述凸轮具有枢转轴心和位于凸轮外周上的高位面和低位面,所述高位面到凸轮枢转轴心的距离大于所述低位面到凸轮枢转轴心的距离,所述操作元件带动所述凸轮绕其枢转轴心枢转,选择性的使高位面和低位面面向所述支架顶端,所述高位面面向所述支架顶端时,凸轮的高位面压迫导轮接触所述锯条,所述凸轮位于支撑位置;所述低位面面向所述支架顶端时,支架扭簧压迫所述导轮支架顶端朝向所述低位面枢转,导轮离开锯条,所述凸轮位于释放位置。更进 一 步的,所述抬刀板位于支撑位置时,所述抬刀末端被所述连接板带动在轴线X上的 一 个最高位置和 一 个最低位置间往复运动,所述凸轮具有距离枢转轴心距离依次递增的三个高位面,所述三个高位面面向导轮支架时,在轴线X线方向上位于抬刀末端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更进 一 步的,所述操作元件将所述凸轮和抬刀板同时移动至各自 的支撑位置或释放位置。更进 一 步的,所述操作元件连接 一 凸轮,凸轮通过连杆连接有可7相对于壳体枢转的齿轮,壳体内设有与齿轮相配接的沿往复轴方向设 置的齿条;操作元件通过连接的凸轮,连杆,带动齿轮枢转并带动齿 条沿往复轴方向移动咬合所述旋转手柄上的咬合部,所述齿条的末端 的形状和所述的咬合部的形状相配。所述旋转手柄旋转至锯条的切割面正对壳体纵轴线Y的位置时,所述咬合部和所述齿条位于同 一 轴线 上。本技术在切换支撑抬刀模式和旋转模式的同时,相应的使导 轮支撑锯条或是与锯条分离,操作简单快捷,避免了误操作,消除了 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曲线锯主4见方向的剖;见图。图2是本技术的曲线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抬刀,旋转及导轮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旋转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抬刀部件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凸轮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导轮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8a是本技术的抬刀0档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b是本技术的抬刀1档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c是本技术的抬刀2档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d是本技术的抬刀I I I档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e是本技术的旋转S档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1曲线锯2壳体4马达6手柄8开关12往复杆1 3矩形端14锯条104主轴106大齿轮108驱动轴11 0滑槽202旋转手柄2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往复切割工具,包括: 壳体(2); 设于壳体(2)中的马达(4); 由马达(4)驱动相对于壳体(2)沿轴线X往复运动的往复杆(12); 与往复杆(12)相连的锯条(14); 设于壳体(2)上的,用于控制往复 切割工具(1)在旋转模式和支撑抬刀模式间切换的操作元件(402); 支撑所述锯条(14)的导轮(316),所述导轮(316)与锯条(14)可选择的接触和分离;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导轮限位机构,所述导轮限位机构具有至少一个 支撑所述导轮(316),使导轮(316)与锯条(14)接触的支撑位置和至少一个释放所述导轮(316),使导轮(314)与锯条(14)分离的释放位置,操作元件(402)可操作的在所述支撑位置和释放位置间移动所述导轮限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家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