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芯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4530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环类零件时能实现内孔及基准面双定位的定位芯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芯轴上设置有轴头及轴肩,所述轴头套装有带有保持架的若干个钢球,所述轴头的直径与单个钢球的两倍直径之和大于等于工件内孔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装置于轴头上的钢球与工件之间的无间隙配合对工件的内孔定位,采用轴肩对工件的基准面定位,可以有效、可靠的固定工件,大大提高加工质量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芯轴,尤其涉及加工环类零件时能实现内孔及基 准面双定位的定位芯轴。
技术介绍
在加工环类零件,当需要内孔及基准面定位,且所加工处与定位处的形位 公差较高时,就必须要采用可靠定位方式,在装夹时必须保证两点 一是要求 实际工件孔中心与工作台回转中心完全一致;二是轴向位置一致,重复定位状态一致。现有技术中, 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 做一直芯轴,芯轴外径与工件内孔配合为间隙配合。这一方式对加工一 般要求的形位公差是能符合要求的。因为有间隙,所以对于较高要求的形位公 差的是不可行的。而且该方式对于较大工件在装配时很困难。2、 做一锥度芯轴,该装夹方式最可靠,但轴向位置有偏移。因为不管什么 形式的工件内孔,总是有允许公差的,所以出现同批零件的内孔不一致而导致 装在锥度芯轴上时的位置不一致,这对于数控类加工的机床是不可行的。3、 对于形位公差要求较高的工件,就只能采用校调方式加工,即找正内孔、找正平面的方式加工零件。这一方式对于小批量、单件加工是可以的,但对于批量加工的零件,该方式比较烦琐,严重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定位精确、重复精度高、适用于批量 生产的定位芯轴。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芯轴上设置有轴头及轴肩,所述轴头套装 带有保持架的若干个钢球,所述轴头的直径与一个钢球的两倍直径之和大于等 于工件的内孔直径。所述轴头的端部设有带螺纹的轴伸,轴伸上顺序装置压板及螺母。所述芯 轴的两个端面上设置有顶尖孔。或者所述芯轴的一端设置为胎座式。所述轴肩 的平面上设置有固定工件的螺纹孔。所述钢球设置有两组。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 本技术采用装置于轴头上的钢球与工件之间的无间隙配合对工件的 内孔定位,采用轴肩对工件的基准面定位,可以有效、可靠的固定工件,大大 提高加工质量的稳定性。2、 采用本技术可以有效消除人为的装夹隐患。3、 采用本技术装夹便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4、 本技术适用范围较广,且无滑动摩擦,寿命更长。5、 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歩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定位芯轴,在芯轴1上设置有轴头8及 轴肩9,轴头8套装有带有保持架2的若干个钢球3,轴头8的直径与单个钢球 3的两倍直径之和大于等于工件4内孔直径。钢球3设置有两圈,以增大与轴头 8及工件4的接触面积,钢球3不易磨损。轴肩9用于对工件4的基准面作轴向 定位,钢球3装于工件4的内孔中对工件4作周向定位。根据工件类型的不同,本技术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为两顶尖式, 一种 为胎座式。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为两顶尖式定位芯轴。在芯 轴1的两个端面上设置有顶尖孔,用于与顶尖配合。轴头8的的端部设有带螺 纹的轴伸7,轴伸7上顺序装置压板5及螺母6。工件4由压板5压住,用螺母 6锁紧。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为胎座式定位芯轴。芯轴1 的一端设置为胎座式。轴肩9的平面上设置有固定工件4的螺纹孔。工件4装 置在轴肩9上,由双头螺柱固定在轴肩9平面上的螺纹孔中,再用螺母6锁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该装置主要是通过轴头8的轴径加上两倍钢球3 直径后,得出的尺寸是大于等于工件4内孔的,也就是无间隙的配合。当工件4 内孔做到允许公差的最大值,而轴头8的轴径加工至允许公差的最小值时,保 证过盈量为0mm 0.002mm;最大过盈量由孔公差决定, 一般为0.035mm 0.045mm。由于钢球3的滚动性,所以虽然有最大过盈量,但操作工可以很轻松 的将工件装入芯轴上。使用本技术的前提是先要找正轴头8的径跳、轴肩9的定位平面的跳 动,然后在每次换装工件4时,只要保持各表面的清洁就可以了。本技术的设计新颖处为将钢球的特点运用到该加工形 中来,结构简 单,但构思巧妙。权利要求1、一种定位芯轴,其特征是在芯轴(1)上设置有轴头(8)及轴肩(9),所述轴头(8)套装带有保持架(2)的若干个钢球(3),所述轴头(8)的直径与一个钢球(3)的两倍直径之和大于等于工件(4)的内孔直径。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芯轴,其特征是所述轴头(8)的端部设有带螺纹的轴伸(7),轴伸(7)上顺序装置压板(5)及螺母(6)。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芯轴,其特征是所述芯轴(1)的两个端面上设置有顶尖孔。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芯轴,其特征是所述芯轴(1)的一端设置为胎座式。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芯轴,其特征是所述轴肩(9)的平面上设置有固定工件(4)的螺纹孔。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芯轴,其特征是所述钢球(3)设置有两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环类零件时能实现内孔及基准面双定位的定位芯轴。本技术在芯轴上设置有轴头及轴肩,所述轴头套装有带有保持架的若干个钢球,所述轴头的直径与单个钢球的两倍直径之和大于等于工件内孔的直径。本技术采用装置于轴头上的钢球与工件之间的无间隙配合对工件的内孔定位,采用轴肩对工件的基准面定位,可以有效、可靠的固定工件,大大提高加工质量的稳定性。文档编号B23Q3/00GK201389752SQ200920039238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吴双胜, 景留平 申请人:无锡银联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位芯轴,其特征是:在芯轴(1)上设置有轴头(8)及轴肩(9),所述轴头(8)套装带有保持架(2)的若干个钢球(3),所述轴头(8)的直径与一个钢球(3)的两倍直径之和大于等于工件(4)的内孔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双胜景留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银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