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华楠专利>正文

一种防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3646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盗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通讯处理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传感器模块包含有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和摄像头,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将感测数据送入中央处理器,摄像头将截取的影像资料送入中央处理器;通讯处理模块包括GSM模块、无线网络模块和PSTN接口,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与预设对象进行通讯连接;用户界面模块包括喇叭和麦克风,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音频信号的输入输出;电源模块与前述中央处理器、通讯处理模块、用户界面模块连接,为其提供工作电源。此种防盗装置通过建立应答通话连接,造成家中有人的假象,可有效阻止盗窃行为的发生,提高防盗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对防盗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今使用的防盗装置,一般是 在房门及室内设置多个传感器,如接触传感器等,主要用于识别室内是否有人侵入,并在检 测到有人侵入时启动报警,有的还装设摄像头,对室内情形进行影像的采集和存储,以供日 后查询及取证。尽管目前市面上的防盗装置多种多样,归根到底却都是一种简单的报警装置,是 被动的预防,当报警信息发出时,盗窃行为往往已经结束,再去追查窃贼非常困难,因而不 具有当场阻止窃贼实施盗窃行为的功能,有待进一步改进。现在的窃贼在盗窃时,通常是先敲门,待确认屋内没有人之后,再撬锁进入,现今 的防盗装置虽然精度较高,却只能在判断窃贼进入室内后才进行报警,由于屋内没有人,窃 贼有恃无恐,即使发出报警声,也并不能起到太大的震慑作用,而即使防盗装置会及时将信 息发送给用户,也因为用户不能及时赶回而效果甚微。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目前防盗装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案由 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装置,其通过建立应答通话连接,造成 家中有人的假象,可有效阻止盗窃行为的发生,提高防盗效果。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盗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通讯处理模块和用户界 面模块,传感器模块包含有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和摄像头,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与 中央处理器连接,将感测数据送入中央处理器,摄像头将截取的影像资料送入中央处理器; 通讯处理模块包括GSM模块、无线网络模块和PSTN接口,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与预设对 象进行通讯连接;用户界面模块包括喇叭和麦克风,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音频信号 的输入输出;电源模块与前述中央处理器、通讯处理模块、用户界面模块连接,为其提供工 作电源。上述传感器模块还包括设置于门口、需由密码解锁的密码锁,用户界面模块则包 括用于设定及输入密码的键盘。上述传感器模块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烟气传感器、煤气传感器和红外线探 头,烟气传感器、煤气传感器通过红外线探头感知室内的火情和煤气泄漏,并将感测结果送 入中央处理器。上述电源模块还包括UPS系统。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改进(1)在门口设置振动传感器,并增加通讯处理模块来实现通讯功能,当有人敲门或 撬锁时,振动传感器将感测结果送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控制通讯处理模块将振动信 息及摄像头截取的影像资料发送给用户,建立用户与防盗装置的通话连接,用户可发出应 答并由防盗装置中的喇叭播放,造成有人在家的假象,避免窃贼入内,增强防盗效果;(2)在门口设置密码锁,用户可自行设置密码,只有当密码完全正确时才可解锁, 增加窃贼撬锁入室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盗窃行为的发生;(3)本技术还可在室内设置烟气传感器和煤气传感器,可在第一时间发出火 情或煤气泄漏的警报,方便用户进行相应处理,减小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盗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1、传感器模块2、 通讯处理模块3、用户界面模块4和电源模块5,以下分别介绍。传感器模块2设置在房门及室内,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包含有振动传感器21、接触 传感器22、红外线探头23、烟气传感器24、煤气传感器25和摄像头26,其中,振动传感器21 设置在房门上,当感测到一定程度的振动时,即向中央处理器1发出信号,主要用于敲门以 及对入侵意图的识别;接触传感器22可为多个,可以分设在房门及室内容易碰触的位置, 当受到外界碰触时,即会向中央处理器1发出信号,主要识别未经许可企图无锁入室或已 经入室的情况;红外线探头23可为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室内的各个角落,烟气传感器24和 煤气传感器25通过红外线探头23识别室内的火情、煤气泄漏等信息,并将检测结果送入中 央处理器1 ;摄像头26可以为多个,设于门口及室内,用于采集访客及室内的图像信息,并 送入中央处理器1。通讯处理模块3包含有GSM模块31、无线网络模块32和PSTN接口 33,无线网络 模块32可在中央处理器1的控制下与预设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建立通讯连接,以SMS、匪S等 传输报警或图像信息,并利用GSM模块31、PSTN接口 33进行音频传输。用户界面模块4包含有喇叭41、麦克风42和报警器44,利用通讯处理模块3实现 音频信号的传输,其一方面将接收到的来自通讯处理模块3的音频信号利用喇叭41进行播 放,另一方面将由麦克风42输入的音频信号送到通讯处理模块3进行传送,实现远程的即 时通话;而报警器44可在中央处理器1的控制下发出鸣叫,引起周围人群的注意。电源模块5为前述中央处理器1、传感器模块2、通讯处理模块3、用户界面模块4 提供电力供应,为了确保本技术在停电时仍能够正常运行,提高工作可靠性,除了与普 通市电连接外,还连接有UPS系统51,以提供停电时的电源支持。本技术工作时,当用户外出时,可启动防盗装置,并设置接收报警信息的地 址,如用户的手机号,当有人敲门或欲撬锁时,设于房门的振动传感器21感测到振动,向中 央处理器1发出信号,中央处理器1判断为门口有人,则控制摄像头26截取门口的影像资 料,由无线网络模块32将门口访客的影像资料以SMS、匪S等形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用户接收到资料后,判断需要应答时,使用手机与家中的通讯处理模块3建立通话连接,通过手 机上的麦克风向通讯处理模块3传送音频应答信号,在中央处理器1的控制下,通讯处理模 块3将应答信号送到用户界面模块4的喇叭41播放,令门口的访客以为家里有人,窃贼则 不敢轻易入内;同时麦克风42还可将访客的声音通过通讯处理模块3传送到用户的手机, 实现即时通话;这种方式可有效阻止盗窃行为的发生,改变了传统防盗装置报警滞后的不 足,极大地降低失窃率;另外,即使窃贼成功进入房间,当碰触到接触传感器22时,接触传 感器22向中央处理器1发送感测数据,中央处理器1判定室内有人,则控制摄像头26截取 室内相应位置的图像资料,再由通讯处理模块3发送到用户的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说话,由 喇叭41播放出来,起到震慑窃贼的作用,由于是实时通话,因此效果远比警报警示要好,当 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引起周围人群的注意,也设置有可发出警报声的报警器44。同时,烟气传感器24、煤气传感器25还可通过红外线探头23探知室内的火情、煤 气泄漏等信息,送入中央处理器1,当判定发生火情或煤气泄漏时通过通讯处理模块3向用 户手机发送报警信息,方便用户在第一时间进行相应处理,降低损失。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防盗性能,阻止窃贼撬锁入室,本技术还在门口设置电 子锁27及键盘43,该电子锁27具有密码处理器,用户可预先通过键盘43设定解锁密码,只 有当输入的密码正确时,才可触发解锁,从而进一步增加窃贼撬锁的难度,阻止窃贼进入室 内。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防盗装置,重点在于在房门设置振动传感器21,并在 有陌生人敲门时截取访客的影像资料发送给用户,用户可通过用户界面模块4实现即时通 话,令访客误以为屋内有人,而不敢贸然进入,有效阻止窃贼的盗窃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通讯处理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传感器模块包含有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和摄像头,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将感测数据送入中央处理器,摄像头将截取的影像资料送入中央处理器;通讯处理模块包括GSM模块、无线网络模块和PSTN接口,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与预设对象进行通讯连接;用户界面模块包括喇叭和麦克风,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音频信号的输入输出;电源模块与前述中央处理器、通讯处理模块、用户界面模块连接,为其提供工作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华楠
申请(专利权)人:曾华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