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定向交配产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3433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斑点叉尾鮰定向交配产卵器,包括盛水容器(1),其特征是所述的盛水容器(1)的内底部安装有透水垫层(2),透水垫层(2)上铺放置有两端贯通的内缸(3),内缸(3)的大端朝下,小端朝上,在内缸(3)的下部大端上包裹有用于兜住鱼卵的绢网(4),内缸(3)的上部小端上罩盖有防止斑点叉尾鮰逃逸的带孔罩盖(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斑点叉尾鮰的定向交配提供了理想的器械,经实验证明,通过对环境亮度及噪音的控制可实现理想的定向交配,且可大大缩短交配产卵周期,一般3-5天即可完成交配产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所使用的内缸既可定制也可使用常见的腌菜缸进行改造,成本十分低廉。(*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育种设备,尤其是一种鱼类育种器,具体地说是一 种斑点叉尾鮰定向交配产卵器。技术背景斑点叉尾鮰(/c^/wresPw"cto加)亦称美洲鯰、沟鯰,属于鯰形目,鮰科, 原产于美国,具有肉嫩味美、适温范围广、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饲料 转化率高,容易形成育苗、养殖、饲料、加工产业化生产等特点,是目前美 国养殖技术最为成熟、养殖产量最高的种类,养殖面积约6万公顷,养殖产 量约30万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以来,斑点叉尾鮰已推广到江苏、 江西、湖北、四川、福建等20多个省市,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一朵奇葩。但 由于斑点叉尾鮰为美国对外严格控制的淡水养殖品种,加之我国引进的亲鱼 数量有限,难以避免由近亲交配和小群体繁殖所产生的基因丢失和遗传嬗变, 导致了在生产上出现生长速度减慢,体型变短而宽、粗,抗病力下降、病害 频发,饵料系数高等典型的种质退化现象,影响我国斑点叉尾鮰的养殖效益 及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改良斑点叉尾鮰群体结构,不断从国外引 进亲本,必将消耗大量资金、人力,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斑点叉尾鮰 良种供应问题。只有具备自主选育、开发适合我国需要的斑点叉尾鮰良种的 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在原、良种的质量、数量和价格上受制于人的状况, 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由于斑点叉尾鮰雄鱼树枝状精巢结构使得在生产和研究过程中,雄鱼不 像鲤鱼等其他鱼类一样能够直接挤出精子进行人工授精,目前斑点叉尾鮰繁 殖生产方式为群体自繁,该繁殖方式经过几代的繁殖就很容易形成近亲繁殖, 也不利于科研部门的选种和育种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到其品质的改善和提 咼。定向交配是现代育种技术常用的手段,它有利于获得最佳后代,提高品 质和抗病能力,但由于受到斑点叉尾鮰繁殖特性和客观条件的影响,斑点叉 尾鮰人工定向交配繁殖技术未能像鲤鱼等其他鱼类直接采用人工授精方式实 现定向交配繁殖要求,所以一直未能突破和实现,制约了斑点叉尾鮰人工选 育工作的幵展,而开发一种能有利于定向交配的产卵器以获得理想的繁殖后 代又是开展定向交配繁育的首要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斑点叉尾鮰育种中自由交配易造成近亲交 配影响后代质量的问题,设计一种有利于控制斑点叉尾鮰种系,提高后代品 质的斑点叉尾鮰定向交配产卵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斑点叉尾鮰定向交配产卵器,包括盛水容器l,其特征是所述的盛水容器1的内底部安装有透水垫层2,透水垫层2上铺放置有两端贯通的内缸3, 内缸3的大端朝下,小端朝上,在内缸3的下部大端上包裹有用于兜住鱼卵 的绢网4,内缸3的上部小端上罩盖有防止斑点叉尾鮰逃逸的带孔罩盖5。所述的内缸3为两端贯通的陶瓷缸,其壁厚不小于10毫米。所述的外缸1的体积至少是内缸3体积的3倍。所述的透水垫层2为网格状支架,其高度为5-10厘米。所述的罩盖5为鱼网结构或表面带孔的钢盖结构。所述的内缸3的大头直径为40-60厘米,小头直径为20-25厘米,内缸3 的高度为40-60厘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为斑点叉尾鮰的定向交配提供了理想的器械,经实验证明, 通过对环境亮度(以保持昏暗为最佳)及噪音(小于50分贝)的控制可实现 理想的定向交配,且可大大缩短交配产卵周期, 一般3-5天即可完成交配产卵。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所使用的内缸既可定制也可使用常见 的腌菜缸进行改造,成本十分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斑点叉尾鮰定向交配产卵器,包括盛水容器1,盛水容器1可采用大 的陶瓷缸、水泥池等适合的容器,可加盖也可不加盖,加盖时要保证通风透 气,所述的盛水容器1的内底部安装有透水垫层2,透水垫层2上铺放置有两 端贯通的内缸3,内缸3的大端朝下,小端朝上,在内缸3的下部大端上包裹 有用于兜住鱼卵的绢网4并应使绢网4与内缸2的下端扎紧,内缸3的上部 小端上罩盖有防止斑点叉尾鮰逃逸的带孔罩盖5,透水垫层2可采用网格状带 有一定强度的、格与格之间能透水的塑料或金属支架或采用砖块砌筑而成, 其高度以5-10厘米为佳。外缸l可采用混凝土、陶瓷、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 内缸3最好采用两端贯通的陶瓷缸,其壁厚不小于10毫米,内缸3的大头直 径为40-60厘米,小头直径为20-25厘米,内缸3的高度为40-60厘米,具体 实施时,内缸也可采用其它适宜于产卵的材料制造,为了便于交配成功,具 体实施时外缸1的体积至少应是内缸3体积的3倍。罩盖5可采用鱼网紧固 在内缸的上端,也可采用表面带孔的钢盖结构,表面带孔是为了便于观察和 增氧。此外,为了保证定向交配成功,还应通过冲气增氧保持水中溶氧5mg/L 以上,可采用氧气泵向外缸l中鼓气的方式进行增氧。本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斑点叉尾鮰定向交配产卵器,包括盛水容器(1),其特征是所述的盛水容器(1)的内底部安装有透水垫层(2),透水垫层(2)上铺放置有两端贯通的内缸(3),内缸(3)的大端朝下,小端朝上,在内缸(3)的下部大端上包裹有用于兜住鱼卵的绢网(4),内缸(3)的上部小端上罩盖有防止斑点叉尾鮰逃逸的带孔罩盖(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点叉尾鮰定向交配产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缸 (3)为两端贯通的陶瓷缸,其壁厚不小于10毫米。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斑点叉尾鮰定向交配产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缸 (1)的体积至少是内缸(3)体积的3倍。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斑点叉尾鮰定向交配产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透水 垫层(2)为网格状支架,其高度为5-10厘米。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斑点叉尾鮰定向交配产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罩盖 (5)为鱼网结构或表面带孔的钢盖结构。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斑点叉尾鮰定向交配产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缸 (3)的大头直径为40-60厘米,小头直径为20-25厘米,内缸(3)的高度为40-60厘米。专利摘要一种斑点叉尾鮰定向交配产卵器,包括盛水容器(1),其特征是所述的盛水容器(1)的内底部安装有透水垫层(2),透水垫层(2)上铺放置有两端贯通的内缸(3),内缸(3)的大端朝下,小端朝上,在内缸(3)的下部大端上包裹有用于兜住鱼卵的绢网(4),内缸(3)的上部小端上罩盖有防止斑点叉尾鮰逃逸的带孔罩盖(5)。本技术为斑点叉尾鮰的定向交配提供了理想的器械,经实验证明,通过对环境亮度及噪音的控制可实现理想的定向交配,且可大大缩短交配产卵周期,一般3-5天即可完成交配产卵。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所使用的内缸既可定制也可使用常见的腌菜缸进行改造,成本十分低廉。文档编号A01K61/00GK201365455SQ200920037250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史阳白, 张明生, 张晓伟, 朱锡和, 王宗华, 王明华, 钦 秦, 蔡永祥, 袁兴杰, 边文冀, 陈校辉 申请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斑点叉尾鮰定向交配产卵器,包括盛水容器(1),其特征是所述的盛水容器(1)的内底部安装有透水垫层(2),透水垫层(2)上铺放置有两端贯通的内缸(3),内缸(3)的大端朝下,小端朝上,在内缸(3)的下部大端上包裹有用于兜住鱼卵的绢网(4),内缸(3)的上部小端上罩盖有防止斑点叉尾鮰逃逸的带孔罩盖(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文冀蔡永祥陈校辉袁兴杰秦钦王明华张明生张晓伟史阳白朱锡和王宗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