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预处理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1360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预处理一体机,包括混凝集室、集滤澄清室、集泥室、澄清室、高位水池、精滤室、净水室、虹吸装置和破坏池,所述混凝集室、集滤澄清室和集泥室通过澄清滤料相通,混凝集室上设有进水口,集泥室上设有压力反冲管和排泥管,所述澄清室设置在集滤澄清室上方,通过二次澄清滤料相通,澄清室和精滤室通过管道连接,精滤室设置在澄清室的下方,所述精滤室下端设有精滤料,精滤室下端和净水室相通,精滤室上端和虹吸装置通过管道相通,虹吸装置上端和破坏池通过管道相通,净水室上壁设有一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污水预处理一体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能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污水预处理一体机
技术介绍
现有矿井水预处理采用的是利用提升泵将矿井水原水放入沉降槽,再通过沉降槽 泵把上部沉清液打入精密过滤器来处理。矿井水预处理采用分体式,一方面占地面积较大, 中间增加动力输送,很难判定输送量,另一方面精密过滤器采用电气控制,是根据经验设定 不能完全达到最大效率化,如采用早期原有虹吸装置,体积庞大,反冲无法按照需要调节, 效率低,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占地面积小,灵活调 整反冲洗时间的污水预处理一体机。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预处理一体机,包括混凝集室、集滤澄清 室、集泥室、澄清室、精滤室、净水室、虹吸装置和破坏池,所述混凝集室、集滤澄清室和集泥 室通过澄清滤料相通,混凝集室上设有进水口,集泥室上设有压力反冲管和排泥管,所述澄 清室设置在集滤澄清室上方且澄清室与集滤澄清室之间连通有二次澄清滤料,澄清室和精 滤室通过管道连通,精滤室设置在澄清室的下方,所述精滤室内的下半部分设有精滤料,精 滤室下端和净水室相通,精滤室上端和虹吸装置通过管道相通,虹吸装置上端和破坏池通 过管道相通,净水室上壁设有一出水口。提升泵将混凝水从进水口压入混凝集室,在一定压力下,混凝水经过澄清滤料过 滤,过滤水排入集滤澄清室,悬浮颗粒被捕集至集泥室成为煤污泥,煤污泥易板结,排泥时 打开压力反冲管经压力反冲将板结污泥冲散,由排泥管排出;过滤水通过二次澄清滤料的 过滤进入澄清室,澄清室内的澄清液流进精滤室,因为澄清室位于高处,往精滤室排水时带 有一定压力,在水压的作用下澄清液经精滤料过滤后至净水室,通过出水口溢流排出。当设备长时间使用后,精滤料会被澄清液中的废渣絮状污泥堵塞,精滤室内压力 升高,澄清液水位上升并溢流排入虹吸装置,虹吸装置内液位上升,通过管道将澄清液对破 坏池排放,将虹吸装置引成真空,澄清液加速上升,精滤室压力逐渐降低,净水室内净水产 生回流对精滤料进行反冲洗,当破坏池水位降低至一定液面时,管道吸入空气破坏了虹吸, 系统进入新一阶段过滤。破坏池可以通过调节调整管的高度来控制对精滤料的反冲洗时间。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污水预处理一体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占地面积 小,能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预处理一体机,包括混凝集室2、集滤澄清 室4、集泥室5、澄清室9、精滤室10、净水室12、虹吸装置13和破坏池14,所述混凝集室2、 集滤澄清室4和集泥室5通过澄清滤料3相通,混凝集室2上设有进水口 1,集泥室5上设 有压力反冲管6和排泥管7,所述澄清室9设置在集滤澄清室4上方且澄清室9与集滤澄清 室4之间连通有二次澄清滤料8,澄清室9和精滤室10通过管道连通,精滤室10设置在澄 清室9的下方,所述精滤室10内的下半部分设有精滤料11,精滤室10下端和净水室12相 通,精滤室10上端和虹吸装置13通过管道相通,虹吸装置13上端和破坏池14通过管道相 通,净水室12上壁设有一出水口 16。提升泵将混凝水从进水口 1压入混凝集室2,在一定压力下,混凝水经过澄清滤料 3过滤,过滤水排入集滤澄清室4,悬浮颗粒被捕集至集泥室5成为煤污泥,煤污泥易板结, 排泥时打开压力反冲管6经压力反冲将板结污泥冲散,由排泥管7排出;过滤水通过二次 澄清滤料8的过滤进入澄清室9,澄清室9内的澄清液流进精滤室10,因为澄清室9位于高 处,往精滤室10排水时带有一定压力,在水压的作用下澄清液经精滤料11过滤后至净水室 12,通过出水口 16溢流排出。当设备长时间使用后,精滤料11会被澄清液中的废渣絮状污泥堵塞,精滤室10内 压力升高,澄清液水位上升并溢流排入虹吸装置13,虹吸装置13内液位上升,通过管道将 澄清液对破坏池14排放,将虹吸装置13引成真空,澄清液加速上升,精滤室10压力逐渐降 低,净水室12内净水产生回流对精滤料11进行反冲洗,当破坏池14水位降低至一定液面 时,管道吸入空气破坏了虹吸,系统进入新一阶段过滤。破坏池14可以通过调节调整管15的高度来控制对精滤料11的反冲洗时间。技术所述的污水预处理一体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能在多个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预处理一体机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 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 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 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一种污水预处理一体机,其特征是,包括混凝集室(2)、集滤澄清室(4)、集泥室(5)、澄清室(9)、精滤室(10)、净水室(12)、虹吸装置(13)和破坏池(14),所述混凝集室(2)、集滤澄清室(4)和集泥室(5)通过澄清滤料(3)相通,混凝集室(2)上设有进水口(1),集泥室(5)上设有压力反冲管(6)和排泥管(7),所述澄清室(9)设置在集滤澄清室(4)上方且澄清室(9)与集滤澄清室(4)之间连通有二次澄清滤料(8),澄清室(9)和精滤室(10)通过管道连通,精滤室(10)设置在澄清室(9)的下方,所述精滤室(10)内的下半部分设有精滤料(11),精滤室(10)下端和净水室(12)相通,精滤室(10)上端和虹吸装置(13)通过管道相通,虹吸装置(13)上端和破坏池(14)通过管道相通,净水室(12)上壁设有一出水口(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精滤室(10)设在 净水室(12)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破坏池(14)设在 净水室(12)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破坏池(14)上 设有一个调整管(1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预处理一体机,包括混凝集室、集滤澄清室、集泥室、澄清室、高位水池、精滤室、净水室、虹吸装置和破坏池,所述混凝集室、集滤澄清室和集泥室通过澄清滤料相通,混凝集室上设有进水口,集泥室上设有压力反冲管和排泥管,所述澄清室设置在集滤澄清室上方,通过二次澄清滤料相通,澄清室和精滤室通过管道连接,精滤室设置在澄清室的下方,所述精滤室下端设有精滤料,精滤室下端和净水室相通,精滤室上端和虹吸装置通过管道相通,虹吸装置上端和破坏池通过管道相通,净水室上壁设有一出水口。本技术所述的污水预处理一体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能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档编号B01D29/52GK201686504SQ20102011917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吴伯明, 孙秋渊, 曹亚彬, 朱传福 申请人:天源环保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预处理一体机,其特征是,包括混凝集室(2)、集滤澄清室(4)、集泥室(5)、澄清室(9)、精滤室(10)、净水室(12)、虹吸装置(13)和破坏池(14),所述混凝集室(2)、集滤澄清室(4)和集泥室(5)通过澄清滤料(3)相通,混凝集室(2)上设有进水口(1),集泥室(5)上设有压力反冲管(6)和排泥管(7),所述澄清室(9)设置在集滤澄清室(4)上方且澄清室(9)与集滤澄清室(4)之间连通有二次澄清滤料(8),澄清室(9)和精滤室(10)通过管道连通,精滤室(10)设置在澄清室(9)的下方,所述精滤室(10)内的下半部分设有精滤料(11),精滤室(10)下端和净水室(12)相通,精滤室(10)上端和虹吸装置(13)通过管道相通,虹吸装置(13)上端和破坏池(14)通过管道相通,净水室(12)上壁设有一出水口(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秋渊吴伯明曹亚彬朱传福
申请(专利权)人:天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