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形防松密封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1231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碟形防松密封垫圈,属于机械上密封器件制造技术领域。其主要技术特点是环形密封垫圈的形状是碟形结构。在环形密封垫圈的上下两面复合设有橡胶密封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和拆卸方便,制造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由于环形密封垫圈为碟形结构,为均匀的凹弧形,使用过程中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拆卸后可自动回位,与传统密封器件相比密封效果更好,抗蠕变松驰性能更优良,可大大提高了密封垫圈的机械密封性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上所使用的密封圈,具体地说是一种碟形防松密封垫圈,属于机械上一种密封器件制造

技术介绍
机械密封是指由至少一对相互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 力的作用下以及辅助密封器件的配合下保持贴合并相对固定而构成的防止流体泄漏的装 置。现行密封圈在材料设计上采用具有耐油、耐酸碱、耐磨、耐化学侵蚀的原料制作面成,在 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依然能起到良好的密封和减震的作用,在机床、船舶、汽车、航空航天设 备、冶金机械、化工机械、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矿山机械、石油机械、塑料机械、农业机械以 及各类仪器仪表
,大量应用着各种类型的密封元件。为了使机械内部腔体密封效 果更好,常常在机械配件与机械配件对接之间夹垫有形状各异的密封垫圈,可使机械连接 部分内部腔体密封,实现对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和输送。例如对石油管道和发动机装配时都 需要用密封垫片进行密封对接,防止连接处密封不良引起漏油漏气。现行的密封垫圈大多 采用单一材料,如橡胶密封圈和胶木密封圈,这种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密封程度很难掌握, 用力过大后受到挤压后橡胶密封圈很容易变形,用力过小密封效果不好。特别是对接触面 为平面的配件进行密封时,用现行的密封器件最容易使密封圈变形损坏和脱落,从而造成 机械配件之间密封不严。为此,人们对需要进行密封的机械配件一端上设有一环形凹槽,然 后将密封圈镶嵌在金属件的凹槽内然后进行对接,即可达到对金属器件的密封作用。这种 方法虽然能起到密封的效果,但是要对被密封的金属器件表面进行加工切削,这样就无形 的增加了工作量,增大了机械设备的制造成本。另一种环形密封垫圈,在其内环或外环上复 合设有橡胶密封圈,虽然能起到限位与密封的作用,但是由于环形密封垫圈为一平面结构, 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延展性弹性形变,密封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密封垫圈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的上述缺陷,密封 垫圈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延展性弹性形变,机械密封效果不严实,使机械密封在使用中 受到了 一定的局限性,从而提出 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存在的设计技术缺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是 —种碟形防松密封垫圈,它是由环形密封垫圈构成,其环形密封垫圈的形状是碟 形结构。 在环形密封垫圈的上下两面复合设有橡胶密封材料。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环形密封 垫圈的金属骨架为碟形结构,为均匀的凹弧形,使用过程中在轴向可发生弹性形变,拆卸后 可自动回位,与传统密封器件相比密封效果更好,对于高温高压液体或气体密封效果更加 可靠,抗蠕变松驰性能非常好,而且制造成本低廉,重量轻,使用寿命长。在环形密封垫圈上2/2页下两面复合设有弹性材料,可大大加强了密封垫圈的机械密封性能,在机械制造或液体气 体输送过程中,密封效果非常可靠。四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技术附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种碟形防松密封垫圈,它是由环形密封垫圈1构成,其环形密封垫圈l的形状是碟形结构,为均匀的凹弧形,金属材料,在环形密封垫圈1的上下两面复合设有橡胶密封材料2。在机械密封中,由于环形密封垫圈1为弓形结构,在受力过程中,既可在水平方向发生 形变,也可以在垂直方向发生形变。当外界压力去消后,环形密封垫圈l可自动回位,具有 紧固和防松动功能。加上环形密封垫圈1上下两面复合设有橡胶密封材料2,可使密封效果 更加可靠。权利要求碟形防松密封垫圈,它是由环形密封垫圈(1)构成,其特征是环形密封垫圈(1)的形状是碟形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碟形防松密封垫圈,其特征是在环形密封垫圈(1)的 上下两面复合设有橡胶密封材料(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碟形防松密封垫圈,属于机械上密封器件制造
其主要技术特点是环形密封垫圈的形状是碟形结构。在环形密封垫圈的上下两面复合设有橡胶密封材料。本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和拆卸方便,制造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由于环形密封垫圈为碟形结构,为均匀的凹弧形,使用过程中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拆卸后可自动回位,与传统密封器件相比密封效果更好,抗蠕变松驰性能更优良,可大大提高了密封垫圈的机械密封性能。文档编号F16J9/28GK201448344SQ20092003350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祝亚利, 祝振鹏, 祝海峰 申请人:咸阳海龙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碟形防松密封垫圈,它是由环形密封垫圈(1)构成,其特征是:环形密封垫圈(1)的形状是碟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海峰祝振鹏祝亚利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海龙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