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9104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臭氧发生器的一种放电管,包括介质管,介质管内设有金属棒,介质管外表面覆盖有金属片,介质管的两端均设有端盖,金属棒的两端与端盖连接成一体结构,金属片和介质管之间用胶粘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金属片作为外电极,金属片和介质管直接用胶粘结成一体结构,金属棒通过端盖组装成一体,使整个放电管形成一个整体,克服了以往介质管和电极分体固定带来的组装不便的麻烦,有利于大型臭氧发生器的组装。(*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一种放电管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大型臭氧发生设备的介质管和电极是分体固定的,臭氧发生器在组装时十 分的繁琐麻烦,生产效率不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提供组装方便的一种 放电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放电管,包括介质管,所述介质管内设有金属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外 表面覆盖有金属片,所述介质管的两端均设有端盖,所述金属棒的两端与端盖连接成一体 结构。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金属片外套接有若干个弹簧圈。 弹簧圈起压紧和散热作用。 所述金属片和介质管之间用胶粘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使用金属片作为外电极,金 属片和介质管直接用胶粘结成一体结构,金属棒通过端盖组装成一体,使整个放电管形成 一个整体,克服了以往介质管和电极分体固定带来的组装不便的麻烦,有利于大型臭氧发 生器的组装。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介质管;2_金属片;3_弹簧圈;4_金属棒;5_端盖。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一种放电管,包括高硼玻璃制成的介质管l,所述介质管1内 设有金属棒4,所述介质管1的外弧面上覆盖一层金属片2,所述金属片2为紫铜片,所述介 质管1的两端均设有端盖5,所述金属棒4的两端与端盖5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金属片2 外套接有若干个弹簧圈3,所述金属片2和介质管之间用胶粘接,所述介质管1两端均设有 端盖5,所述两个端盖5之间固定有金属棒4,所述介质管1为高硼玻璃制成。 介质管1通气时,使用金属片2做外电极,利用金属棒4和外电极的间隙形成的电 容放电,将气体电离产生臭氧,金属片2和介质管1直接用胶粘结成一体结构,金属棒4通过两端的端盖组装成一体,使整个放电管形成一个整体,克服了以往介质管和电极分体固 定带来的组装不便的麻烦,有利于大型臭氧发生器的组装。权利要求一种放电管,包括介质管(1),所述介质管(1)内设有金属棒(4),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1)外表面覆盖有金属片(2),所述介质管(1)的两端均设有端盖(5),所述金属棒(4)的两端与端盖(5)连接成一体结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2)外套接有若干个弹 簧圈(3)。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2)和介质管(1)之间 用胶粘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用于臭氧发生器的一种放电管,包括介质管,介质管内设有金属棒,介质管外表面覆盖有金属片,介质管的两端均设有端盖,金属棒的两端与端盖连接成一体结构,金属片和介质管之间用胶粘接,本技术使用金属片作为外电极,金属片和介质管直接用胶粘结成一体结构,金属棒通过端盖组装成一体,使整个放电管形成一个整体,克服了以往介质管和电极分体固定带来的组装不便的麻烦,有利于大型臭氧发生器的组装。文档编号C01B13/11GK201442865SQ20092002941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张顺昌, 李若云 申请人:安丘奥宗麦克斯设备有限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管,包括介质管(1),所述介质管(1)内设有金属棒(4),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1)外表面覆盖有金属片(2),所述介质管(1)的两端均设有端盖(5),所述金属棒(4)的两端与端盖(5)连接成一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若云张顺昌
申请(专利权)人:安丘奥宗麦克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