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金属电池及其装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3096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态金属电池及其装配工艺,涉及液态金属电池技术领域。该液态金属电池,包括两个电池壳体,两个所述电池壳体前后排列设置,两个所述电池壳体上端设有复合负极件,所述复合负极件下端面中心靠两侧处均设有绝缘导槽,两个所述绝缘导槽之间设有复合负极件,所述复合负极件包括负极多孔板,所述负极多孔板前后两端面均设有负极集流体,所述负极多孔板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端设有负极连接件。通过包含两个正极与两个负极,由此组成两个并联的电化学活性界面,提升单体电池容量时不仅可以增加电极面积,而且通过设计更多正负极串并联结构,这对于进一步开发大容量单体液态金属电池极具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态金属电池,具体为一种液态金属电池及其装配工艺


技术介绍

1、液态金属电池是一种基于中高温熔盐电解质和液态金属电极之间自分层特性的熔盐电化学储能装置,这类电池不同于常规固态电池体系,中高温条件下,电池正负极均为液态金属,中间层为液态无机熔盐电解质,根据密度差异自发形成(负极-电解质-正极)三层液态,充放电过程分别对应负极金属在正极金属中的合金化/脱合金化反应,由于全液态的电极-电解质接触界面和中高温运行条件,液态金属电池电极界面不仅保证了良好的电子传导和快速的离子输运,且负极全液态的沉积与溶解反应避免了固-液相变引发的枝晶问题,因此,液态金属电池作为规模化电力储能装置时具有单体电池容量易放大、安全性高、倍率性能优异和循环寿命长的特点。

2、传统液态金属电池中,基于上中下三层全液态的电极-电解质界面结构虽为单体电池装配提供了便利,通过扩大电极-电解质横向反应面积,可以实现单体电池容量在一定范围内灵活扩展,但这种电池结构在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基于密度自分层的平行式电极-电解质界面中,单一的活性物质平面导致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态金属电池,包括两个电池壳体(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池壳体(1)前后排列设置,两个所述电池壳体(1)上端设有复合负极件(2),所述复合负极件(2)下端面中心靠两侧处均设有绝缘导槽(4),两个所述绝缘导槽(4)之间设有复合负极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靠前处所述负极集流体(206)前端与靠后处负极集流体(206)后端均设有熔盐电解质(5),靠前处所述熔盐电解质(5)前端与靠后处熔盐电解质(5)后端均设有正极多孔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态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靠前处所述通孔(602)内部靠后处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金属电池,包括两个电池壳体(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池壳体(1)前后排列设置,两个所述电池壳体(1)上端设有复合负极件(2),所述复合负极件(2)下端面中心靠两侧处均设有绝缘导槽(4),两个所述绝缘导槽(4)之间设有复合负极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靠前处所述负极集流体(206)前端与靠后处负极集流体(206)后端均设有熔盐电解质(5),靠前处所述熔盐电解质(5)前端与靠后处熔盐电解质(5)后端均设有正极多孔板(6);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陈正宁晓辉张文龙蔡静
申请(专利权)人:恒辉科源西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