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顶板压裂卸压方法的,具体涉及一种地面立井和井下水平井联合布井方法。
技术介绍
1、厚硬顶板是发生冲击地压和矿震灾害的主要致灾因素之一,其高强度、完整结构导致采空区中低位顶板形成悬顶造成的应力集中,易引发冲击地压,高位顶板形成大范围空间结构,失稳后易产生强烈矿震;据统计显示,大多数矿区的冲击地压及矿震灾害中80%与厚硬顶板失稳相关。
2、相关技术中,地面立井压裂方法在区域治理、超前治理、多层厚硬顶板预裂弱化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优势,因而在矿震治理领域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但是,对于面宽≥350m的超长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和矿震灾害问题,相关技术中的地面立井压裂方法仍然难以解决,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面立井和井下水平井联合布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地面立井和井下水平井联合布井方法,通过地面立井和井下水平井联合的布井方法可以实现对超长工作面厚硬顶板的全方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面立井和井下水平井联合布井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目标矿井的厚硬顶板预裂,所述目标矿井包括已采工作面、待采工作面以及设于所述待采工作面两侧的巷道,所述厚硬顶板包括冲击主控岩层和矿震主控岩层,所述联合布井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立井和井下水平井联合布井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布置的两个所述立井组分别为第一立井组和第二立井组,所述第一立井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待采工作面的走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立井,所述第二立井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待采工作面的走向间隔布置的第二立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立井和井下水平井联合布井方法,其特征在于,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立井和井下水平井联合布井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目标矿井的厚硬顶板预裂,所述目标矿井包括已采工作面、待采工作面以及设于所述待采工作面两侧的巷道,所述厚硬顶板包括冲击主控岩层和矿震主控岩层,所述联合布井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立井和井下水平井联合布井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布置的两个所述立井组分别为第一立井组和第二立井组,所述第一立井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待采工作面的走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立井,所述第二立井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待采工作面的走向间隔布置的第二立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立井和井下水平井联合布井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立井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立井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立井和井下水平井联合布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立井和多个所述第二立井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投影形成多个投影区,多个所述投影区沿所述待采工作面的走向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立井和井下水平井联合布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井预估压裂信息包括压裂缝网预估宽度,相邻两个所述地面立井的间距、所述压裂缝网预估宽度以及所述待采工作面的厚硬顶板周期破断步距满足以下公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建宏,张志宏,夏永学,张新平,杜涛涛,秦续峰,张晨阳,闫耀东,任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