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平叶片壁厚正向设计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628272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6
本申请提出一种透平叶片壁厚正向设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透平叶片的类型、所述透平叶片的前缘半径、尾缘半径、所述透平叶片的内部冷却方式及所述透平叶片的前缘的初始壁厚、中弦的初始壁厚、尾缘的初始壁厚;步骤2:对所述透平叶片进行气动评估,判断所述类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是,进入步骤3,否则,更新透平叶片的类型,并返回步骤1;步骤3:对透平叶片的分别进行各性能评估,并判断评估结果是否均为合格,若是进入步骤4,否则,调整所述透平叶片的初始壁厚,并返回步骤1;步骤4:将所述透平叶片的前缘的初始壁厚、中弦的初始壁厚、尾缘的初始壁厚作为设计壁厚。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有效的缩短了设计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透平叶片设计,尤其涉及一种透平叶片壁厚正向设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的透平叶片壁厚的确定为串行设计,设计步骤为先进行冷却设计,再进行结构完整性分析,冷却与结构完整性分析指标都合格后,再进行铸造与机加,这种串行的方法在设计初期未充分考虑多学科设计和制造的要求,导致需要反复的设计迭代。传统的壁厚设计方法在冷却方案设计阶段进行确定,进行冷却分析的同时判断壁厚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则返回冷却设计重新确定壁厚。在结构完整性分析阶段评估壁厚是否满足强度要求,若不满足,则返回冷却方案设计阶段,重新确定壁厚。在铸造阶段,铸造厂家根据给定壁厚进行铸造,常常在铸造过程中发现壁厚不合理导致铸件不合格,影响叶片铸造的质量以及成品率。此时仍需返回冷却方案设计阶段,重新确定壁厚。在机加阶段,机加厂对铸造叶片进行加工,在打孔过程中发现壁厚不合理导致有些孔无法打通,需返回冷却方案设计阶段,重新确定壁厚。例如有些动叶前缘壁厚较厚,在此处布置的气膜孔通常还带有角度,导致气膜孔的长度较长,比较容易发生气膜孔无法打通的情况。由此可见传统的设计方法,在冷却设计初期壁厚确定后,在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平叶片壁厚正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透平叶片的类型、所述透平叶片的前缘半径、尾缘半径、所述透平叶片的内部冷却方式及所述透平叶片的前缘的初始壁厚、中弦的初始壁厚、尾缘的初始壁厚对所述透平叶片进行气动评估,判断所述透平叶片的类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透平叶片的前缘的初始壁厚、中弦的初始壁厚、尾缘的初始壁厚对所述透平叶片的分别进行一维冷却评估、一维结构完整性评估、铸造可行性评估、机加工可行性评估,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平叶片壁厚正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透平叶片的类型、所述透平叶片的前缘半径、尾缘半径、所述透平叶片的内部冷却方式及所述透平叶片的前缘的初始壁厚、中弦的初始壁厚、尾缘的初始壁厚对所述透平叶片进行气动评估,判断所述透平叶片的类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透平叶片的前缘的初始壁厚、中弦的初始壁厚、尾缘的初始壁厚对所述透平叶片的分别进行一维冷却评估、一维结构完整性评估、铸造可行性评估、机加工可行性评估,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计算点的外壁温的计算式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各计算点的外壁温和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宏束国刚翟芳芳马耀飞宋志强徐志伟孙涛楼琅洪董加胜贺剑葛丙明蒲伟施长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