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机轮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低燃机透平静叶端壁与持环热流密度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重型燃气轮机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随着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透平入口温度不断提高,f级燃气轮机的透平入口温度已达1300℃-1400℃,g/h级进一步提升至1400℃-1550℃,而j级燃气轮机的透平入口温度更是达到了1600℃及以上。
2、现有技术方案的静叶端壁和持环表面采用圆弧面直接接触。燃机正常运行过程中,静叶端壁温度高于持环温度,热量由静叶端壁传递到持环,接触面是圆弧面,面接触有利于热量传递,不利于有效隔热。
3、鉴于以上技术问题,特推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叶端壁和透平持环间热传递结构,该热传递结构实现了热量传递方式从面接触转换为点接触,降低了有效换热面积。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叶端壁和透平持环间热传递结构,静叶端壁和透平持环安装后搭接在一起,静叶端壁的第一搭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叶端壁和透平持环间热传递结构,所述静叶端壁(1)和所述透平持环(2)安装后搭接在一起,所述静叶端壁(1)的第一搭接面和所述透平持环(2)的第二搭接面接触形成热传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叶凸起(5)为条状结构,所述静叶凸起(5)的顶面积所占第一搭接面面积的20%~50%;所述持环凸起(6)的顶面积所占第二搭接面面积的20%~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叶微槽(3)向一侧倾斜40°~50°;所述持环微槽(4)向另一侧倾斜40°~50°。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叶端壁和透平持环间热传递结构,所述静叶端壁(1)和所述透平持环(2)安装后搭接在一起,所述静叶端壁(1)的第一搭接面和所述透平持环(2)的第二搭接面接触形成热传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叶凸起(5)为条状结构,所述静叶凸起(5)的顶面积所占第一搭接面面积的20%~50%;所述持环凸起(6)的顶面积所占第二搭接面面积的20%~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叶微槽(3)向一侧倾斜40°~50°;所述持环微槽(4)向另一侧倾斜40°~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叶微槽(3)和所述持环微槽(4)交错70°~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润泽,刘福城,宋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