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颗粒掺杂的干法极片及其制备、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6576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颗粒掺杂的干法极片及其制备、电池,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润滑颗粒均匀混合,得到第一电极混料;S2、将S1中所得第一电极混料静置加热,得到第二电极混料;S3、将S2中所得第二电极混料进行纤维化处理,得到第三电极混料;S4、将S3中所得第三电极混料进行一次辊压,得到电极膜片;S5、将S4所得电极膜片与集流体贴合后进行二次辊压,即得到干法极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体润滑剂的掺杂,提升了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之间的分散均匀性,可解决现有干法电极的制备过程中颗粒团聚引起的压实密度低和加工稳定性差,得到的电极极片电化学性能更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涉及一种润滑颗粒掺杂的干法极片及其制备、电池


技术介绍

1、在锂电池电极制造中,锂电池关键性能主要取决于极片的制造工艺。目前,电极片的制造工艺,电极片的制造主要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且现阶段湿法工艺占比最大。湿法工艺的缺点是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如n,n-二甲基吡咯烷酮(nmp)等,在制造过程中nmp会因水含量过高等问题导致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出现膨胀、性能衰减过快等问题。此外,制造过程中溶剂的蒸发和回收也会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提高了生产成本。

2、基于上述问题,通过非溶剂法的干法工艺制备电池极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干法电极技术的特点在于制备过程中完全不使用溶剂,直接将活性材料及相关助剂加工成为电极极片。干法工艺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够制备更厚的电极极片。

3、但是,干法工艺目前也存在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首先,干法正极的制备速率较湿法工艺更慢,干法电极的制备过程更为复杂,干法制备过程中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更高精度的控制。其次,由于粉料的流动性变差,难以实现快速、均匀的分布和成型,在干法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颗粒掺杂的干法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颗粒掺杂的干法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及润滑颗粒的质量比为(90~99):(0.1~4):(0.1~4):(0.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颗粒掺杂的干法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焦磷酸铁钠、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锰铁锂、镍锰钴酸锂、镍钴铝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颗粒掺杂的干法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混合的方式为搅拌,搅拌温度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颗粒掺杂的干法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颗粒掺杂的干法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及润滑颗粒的质量比为(90~99):(0.1~4):(0.1~4):(0.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颗粒掺杂的干法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焦磷酸铁钠、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锰铁锂、镍锰钴酸锂、镍钴铝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颗粒掺杂的干法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混合的方式为搅拌,搅拌温度为-50~18℃,转速为300-3000rpm,搅拌时间为15~30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颗粒掺杂的干法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静置加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君尧宋黎峰孙幸幸纪云杜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谊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