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特别是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减振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备滞后调节手段的多级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1、作为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已知有一种结构是在变速器内设置电动机,并在其径向内侧排列减振装置的形式。所谓的扭转振动阻尼器或也成为扭转振动阻尼器(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的扭转阻尼器,可以将2个以上的阻尼器串联连接,来提高对发动机振动的吸收性能。扭转阻尼器可以配置于变速器的内部,并使用变速器油作为润滑油。
2、韩国注册专利第10-2238845号“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如图1所示,在图中右侧的发动机2与左侧的变速器3之间排列的动力传动装置1包含扭转阻尼器40,扭转阻尼器40具备2个阻尼部41、42。参考图1下方的放大图可知,在排列于发动机2一侧的转子p10结合有转子套筒p11,而变速器3一侧排列从动板p40。
3、第一扭转阻尼器42包括盖板p20及弹簧p21,其内部设置有从动板p23。第一扭转阻尼器42的盖板p20相对于转子套筒p11通过焊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装置,其中,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包括外侧弹簧以及插入所述外侧弹簧内部的内侧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构件在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中心外侧,并与所述转子套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还包括沿所述第一输出构件的轴向前方及/或后方排列的滞后调节手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还包括沿所述第二输出构件的轴向前方及/或后方排列的滞后调节手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滞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减振装置,其中,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包括外侧弹簧以及插入所述外侧弹簧内部的内侧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构件在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中心外侧,并与所述转子套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还包括沿所述第一输出构件的轴向前方及/或后方排列的滞后调节手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还包括沿所述第二输出构件的轴向前方及/或后方排列的滞后调节手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滞后调节手段包括摩擦垫圈、金属垫圈及弹性垫圈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构件为盖板,所述第二输入构件为前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出构件和第二输出构件分别为从动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出构件与第二输入构件以能够在旋转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重赫,金正宇,朴晋洙,曹雅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法雷奥凯佩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