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组活载体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625574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组活载体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防控这一水产行业内难题,选用5型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作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出包括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糖蛋白基因和核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获得重组病毒,创制出安全有效的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组活载体疫苗。该疫苗实现了采用浸泡或饵料投喂的方式对鱼类进行免疫接种,疫苗免疫鱼类的总CPM为6.67%,未免疫对照组鱼的总CPM为94.00%。此外,疫苗接种组鱼和空载体对照组鱼的RPS分别为92.90%和9.22%。目前在鱼类生物医药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创造性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以及重组活载体疫苗创制,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制备出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组活载体疫苗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表达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糖蛋白和核蛋白两种结构蛋白而制备成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组活载体疫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一种主要造成鱼类脾脏和肝脏等器官呈现出血、坏死等主要病变的病毒性疫病,该病主要危害鲑科鱼类,给世界鲑科鱼类绿色健康化养殖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2、鲑科鱼类主要流行的病害有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等病毒病、赤皮病等细菌病及三代虫病等寄生虫病。而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是发病最为严重的病毒性疫病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100%,极高的死亡率给鲑科鱼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病原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necrosis virus,ihnv),ihnv隶属于弹状病毒科粒外弹状病毒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组活载体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扩增出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G基因和N基因,将其构建到pAd-Track-CMV载体上,之后与pAd-Easy-1骨架载体在大肠杆菌内进行重组,构建出G基因和N基因重组腺病毒质粒,将该重组质粒线性化后转染到293细胞系获得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筛选出阳性重组腺病毒接种于293悬浮细胞进行多次传代,选择稳定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创制出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组活载体疫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组活载体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G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组活载体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扩增出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g基因和n基因,将其构建到pad-track-cmv载体上,之后与pad-easy-1骨架载体在大肠杆菌内进行重组,构建出g基因和n基因重组腺病毒质粒,将该重组质粒线性化后转染到293细胞系获得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筛选出阳性重组腺病毒接种于293悬浮细胞进行多次传代,选择稳定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创制出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组活载体疫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组活载体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g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p2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用于扩增g基因的引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守湖李新苍赵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