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加工用热冲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23529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冲压加工领域的一种金属加工用热冲压装置及方法,热冲压装置包括机壳,机壳内部设置有上架和下架,上架和下架的内部均设置有双模冷却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模冷却器的设置,在快速散热模式下,启动调节电杆使导热钢带与模具的顶面相贴,同时驱动辊持续的带动导热钢带转动,导热钢带与模具接触时带走模具的热量,对模具起到散热的作用,导热钢带通过持续转动的模式与模具相贴,能够持续的对模具进行散热,适用于工件散热速度要求高,但散热均匀性要求低的工件,匀速散热模式下,导热钢带通过间歇的与模具相贴进行散热,能够同时对模具的不同位置进行同步的散热,适用于散热速度要求不高,但散热均匀性要求高的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冲压装置,特别是涉及应用于冲压加工领域的一种金属加工用热冲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热冲压是一种结合成形与淬火的先进金属加工工艺,主要用于超高强度工件的加工,其工艺流程包括将板材加热至约900℃以上使其奥氏体化,然后迅速转移到冷却模具中进行冲压成形,同时模具快速带走热量,使材料在成形过程中完成淬火,形成马氏体组织,从而显著提升其强度(通常可达1500mpa以上)。

2、公开号为cn10427541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热冲压用冷却水路结构,该发在成型模仁板上开设冷却水槽,通过设置阻水块,从而间隔形成水流通道,成型模仁板加工容易,冷却水槽在成型模仁板上布局方便。

3、统模具采用内部水路循环,冷却液从固定的进口流向出口,沿程逐渐升温,导致水路靠近进口处冷却效果强、靠近出口处效果弱,形成温差梯度,进而影响工件的成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模具的水冷却系统多采用内部水路循环方式,存在冷却不均的问题。p>

2、为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加工用热冲压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设置有上架(2)和下架(3),所述上架(2)和下架(3)分别与机壳(1)的内壁滑动连接和固定连接,所述机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压头(4),所述液压头(4)的输出端与上架(2)固定连接,所述上架(2)的底端和下架(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模具(5),所述上架(2)和下架(3)的内部均设置有双模冷却器,所述双模冷却器包括安装箱(7),所述安装箱(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多个驱动辊(701),多个所述驱动辊(701)之间转动连接有导热钢带(702),所述安装箱(7)的中部安装有散热器且导热钢带(702)贯穿散热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加工用热冲压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设置有上架(2)和下架(3),所述上架(2)和下架(3)分别与机壳(1)的内壁滑动连接和固定连接,所述机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压头(4),所述液压头(4)的输出端与上架(2)固定连接,所述上架(2)的底端和下架(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模具(5),所述上架(2)和下架(3)的内部均设置有双模冷却器,所述双模冷却器包括安装箱(7),所述安装箱(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多个驱动辊(701),多个所述驱动辊(701)之间转动连接有导热钢带(702),所述安装箱(7)的中部安装有散热器且导热钢带(702)贯穿散热器,所述导热钢带(7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杆(703),所述调节电杆(7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扣架(704),所述扣架(704)的两端分别位于模具(5)的两端,所述扣架(70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导位辊(705),所述导位辊(705)与导热钢带(70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用热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换热箱(6),所述换热箱(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外传动辊(601)和一个内浸泡辊(602),所述外传动辊(601)和内浸泡辊(602)均与导热钢带(702)传动连接,所述换热箱(6)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用热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603)和风机(604),所述内浸泡辊(602)位于冷却液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用热冲压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东叶祥智王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宇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