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药液厌氧处理装置的,特别涉及一种中药制药废水厌氧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中药制药废水主要来源于药材的清洗与炮制过程,其具有有机物含量高、色度大及悬浮物浓度高等特点。因此,针对该类废水常规预处理工艺单元一般会设置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通过特定微生物将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分解为小分子,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由于其废水有机物及悬浮物浓度高,一般采用完全混合式水解反应器或升流式水解反应器,完全混合式水解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久,可充分将难生物降解物质转化易生物降解物质,但随之而来的是占地面积大,且需要通过潜水搅拌机等外加设备,提供混合动力,才能保证池内污泥颗粒与废水的充分接触混合,实现有机物的水解酸化,由此亦增加运行能耗;而传统升流式水解反应器也存在停留时间较短、布水不均匀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无外加动力能耗低,同时污水药液能充分均布的中药制药废水厌氧处理装置。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供废水厌氧反应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制药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厌氧处理废水的厌氧处理模块,设置于所述厌氧处理模块上方的布水模块(1),以及与所述布水模块(1)连通的进水泵(2),所述布水模块(1)包括与所述厌氧处理模块固定连接的罐体(11),设置于所述罐体(11)上方的与所述进水泵(2)连接的进水管(12),设置于所述罐体(11)中部与所述厌氧处理模块连通的虹吸管(13),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罐体(11)底部的排空管(14),所述虹吸管(13)的顶部与所述厌氧处理模块连通的第一支管(15),所述虹吸管(13)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管(15)连通用于排出空气的第二支管(16),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制药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厌氧处理废水的厌氧处理模块,设置于所述厌氧处理模块上方的布水模块(1),以及与所述布水模块(1)连通的进水泵(2),所述布水模块(1)包括与所述厌氧处理模块固定连接的罐体(11),设置于所述罐体(11)上方的与所述进水泵(2)连接的进水管(12),设置于所述罐体(11)中部与所述厌氧处理模块连通的虹吸管(13),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罐体(11)底部的排空管(14),所述虹吸管(13)的顶部与所述厌氧处理模块连通的第一支管(15),所述虹吸管(13)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管(15)连通用于排出空气的第二支管(16),所述第一支管(15)的顶部连接有用于破坏虹吸力的第三支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制药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管(17)的开口端略高于所述虹吸管(13)的开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制药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1)的顶部还形成有供多余废水排出的溢流管(18),所述排空管(14)连接有用于调节打开关闭阀门的排空阀(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制药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13)与所述厌氧处理模块连接的一端形成有固定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制药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处理模块包括厌氧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新,姚创,吴文滔,涂家财,陈威宇,黄伊琳,伦见强,陈宇丹,严明,庄伟,张璐,冼学玲,覃明军,邓运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