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铜箔,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热铜箔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半导体封装及动力电池等高端领域,铜箔作为核心导电材料,其热机械稳定性直接决定器件的信号完整性、散热效率及长期可靠性。随着高温树脂压合(150–250℃)、多层堆叠等先进封装工艺及动力电池快充技术的普及,铜箔在高频热循环中面临晶粒粗化、晶界迁移导致的应力集中与性能衰减问题。研究表明,(220)晶面织构因独特的晶体学特性,可显著提升铜箔的机械强度与高温结构稳定性,因此晶体织构的精准调控成为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方向。
2、然而,目前的铜箔中晶粒织构类型较多,且织构优化过程复杂繁琐,铜箔的(220)织构占比普遍较低,在高频热循环中性能衰减严重,无法满足可靠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耐热铜箔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高温下晶粒粗化程度,提升铜箔在复杂热循环条件下的可靠性。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耐热铜箔,所述耐热铜箔中的(220)晶面织构的体积占比为 70%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热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铜箔中的(220)晶面织构的体积占比为70%~100%,80%~100% 的晶界沿 [110] 晶向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铜箔中Σ3晶界的占比大于等于40%,且退火前后Σ3晶界的占比变化率小于等于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粒尺寸平均值为0.9~1.1 μm,且退火前后晶粒尺寸平均值变化率小于等于6%。
4.一种耐热铜箔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耐热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铜箔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热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铜箔中的(220)晶面织构的体积占比为70%~100%,80%~100% 的晶界沿 [110] 晶向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铜箔中σ3晶界的占比大于等于40%,且退火前后σ3晶界的占比变化率小于等于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粒尺寸平均值为0.9~1.1 μm,且退火前后晶粒尺寸平均值变化率小于等于6%。
4.一种耐热铜箔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耐热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铜箔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热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阴极预处理中,具体包括:采用1500目砂纸打磨阴极板的沉积面,使沉积面的粗糙度ra为0.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