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流道板框以及AEM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74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3
本技术涉及水电解制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极流道板框以及AEM电解槽。该双极流道板框包括密封框、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流道板;前表面设有若干从流道板顶部延伸贯通至其底部的第一流道槽;流道板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分流槽、第二分流槽;后表面设有若干从流道板的左侧延伸贯通至其右侧的第二流道槽;流道板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第三分流槽、第四分流槽。该双极流道板框的结构设计,使流体可在整个流道板流道内均匀分布,将该双极流道板框应用于水电解制氢设备,可改善气液两相流动性质,降低极板上的流体流动阻力,提升电解槽的电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电解制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双极流道板框以及aem电解槽。


技术介绍

1、现有的aem电解槽通常由阳极板、阳极集电器、膜电极(又称隔膜等)、阴极集电器、双极板、阴极板等模块组成。aem电解槽使用时,流体进入电解槽内需要与集电器接触从而发生反应,因此如果流体的分布性不好(例如分散不均匀差),则对电解槽的电解效果和效率存在不利影响。

2、然后,现有的aem电解槽中普遍存在在双极板两侧的流体分散性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极流道板框,其技术方案如下:

2、本申请提供的双极流道板框,其包括密封框、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流道板;密封框中部设有与流道板匹配的安装口,以使流道板嵌合密封安装口;前表面设有若干从流道板顶部延伸贯通至其底部的第一流道槽;前表面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连通所有第一流道槽的首端槽口的第一分流槽、连通所有第一流道槽的末端槽口的第二分流槽;其中,第一分流槽、第二分流槽分别与密封框上的第一进料通口、第一出料通口连通;后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流道板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框(120)、具有前表面(111)和后表面(112)的流道板(110);所述密封框(120)中部设有与所述流道板(110)匹配的安装口(125),以使所述流道板(110)嵌合密封所述安装口(1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流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槽(1113)和所述第二流道槽(1123)沿直线延伸排布,且若干所述第一流道槽(1113)相互平行,若干所述第二流道槽(1123)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流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槽(1113)与所述第二流道槽(1123)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流道板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框(120)、具有前表面(111)和后表面(112)的流道板(110);所述密封框(120)中部设有与所述流道板(110)匹配的安装口(125),以使所述流道板(110)嵌合密封所述安装口(1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流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槽(1113)和所述第二流道槽(1123)沿直线延伸排布,且若干所述第一流道槽(1113)相互平行,若干所述第二流道槽(1123)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流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槽(1113)与所述第二流道槽(1123)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流道板框,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根胡恩宁黄志腾江嘉权
申请(专利权)人:嘉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