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蜡模的夹取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353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蜡模的夹取工装,包括支撑板、相机、卡盘及夹爪;支撑板的板面转动连接在机械臂的动作端;相机固定在支撑板的侧端以识别蜡模的摆放姿态;卡盘上端固定在支撑板的底面,下端沿其径向滑动连接有多个转接头;夹爪包括第一爪体、第二爪体和第三爪体且其上端均可与转接头卡接,下端可夹持蜡模;第一爪体、第二爪体和第三爪体可两两配对适配不同摆放姿态的蜡模的夹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不同数量的第一爪体、第二爪体和第三爪体的相互组合,能够实现对不同摆放位置下蜡模的夹取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整体到细节,细致地考虑了夹取蜡模过程中遇到的情形,可实现机器人代替人工夹取蜡模移动摆放的动作,对于流水线作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熔模精密铸造,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蜡模的夹取工装


技术介绍

1、精密铸造通常使用熔模铸造工艺,其流程为使用射蜡机将中温蜡液注入金属模,当中温蜡模凝固后,取出蜡模并在蜡模表面制作高强度薄砂壳,后续通过脱蜡工艺去除砂壳型腔中的中温蜡,得到空腔砂壳,最后向空腔砂壳中浇注钢水,钢水凝固后,去除砂壳得到高质量的铸件。

2、熔模铸造工艺之所以使用中温蜡作为过渡产物,是因为其优点较多,例如热稳定性高,可塑性强,易于成型复杂结构等,使用金属模制作的中温蜡模,其尺寸变形量小,表面精度高。传统中温蜡模制作过程,都是人工将蜡模从金属模中小心翼翼取出。新制作的蜡模因为表面温度较高,内部蜡液未完全凝固,所以蜡模本体强度较差,人工取模过程中用力过大或取模角度偏移等,都会造成中温蜡模在取出的瞬间产生形变。为了减少中温蜡模取模过程中,人工失误导致的蜡模变形,必然会牺牲人工取模的效率,提高人工取模的成功率。

3、中温蜡模是一种表面强度低、容易变形的模型,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机器人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多,因其重复精度高、可编程性强、工作时间长等优势,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蜡模的夹取工装,安装在机器人的机械臂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蜡模的夹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爪体(52)包括第一爪板和顶柱(522),所述第一爪板的下端板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521),所述顶柱(522)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521)内且可上下滑动插入所述蜡模(7)花法兰的螺栓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蜡模的夹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爪体(53)包括第二爪板、垫片(531)和凸台(532);所述垫片(531)固定在所述第二爪板下端的一侧面板上且可与所述蜡模(7)的外壁贴合;所述凸台(532)固定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蜡模的夹取工装,安装在机器人的机械臂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蜡模的夹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爪体(52)包括第一爪板和顶柱(522),所述第一爪板的下端板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521),所述顶柱(522)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521)内且可上下滑动插入所述蜡模(7)花法兰的螺栓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蜡模的夹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爪体(53)包括第二爪板、垫片(531)和凸台(532);所述垫片(531)固定在所述第二爪板下端的一侧面板上且可与所述蜡模(7)的外壁贴合;所述凸台(532)固定在所述第二爪板下端的另一侧面板上且可与所述蜡模(7)的内壁贴合;两个所述第二爪体(53)可通过外夹或内撑方式适配立向摆放的所述蜡模(7)的夹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蜡模的夹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爪体(54)包括第三爪板和螺杆(542),所述第三爪板的下端面板开设有第二滑槽(541),所述第二滑槽(541)的槽口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滑槽(521)的槽口长度方向;所述螺杆(542)数量为两个且均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541)内,两个所述螺杆(542)可插入所述蜡模(7)的圆法兰的法兰孔内;所述第一爪体(52)和第三爪体(54)通过插入螺栓孔和法兰孔的方式适配横向摆放的所述蜡模(7)的夹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蜡模的夹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5)还包括连接板(55)和连接头(51);所述连接板(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东王建鹏李强张鹏飞范树通高进喜
申请(专利权)人:六盘山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