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61157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力系统规划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配网侧储能基础数据和储能待接入的节点的个数;构建电压灵敏度矩阵和网损灵敏度矩阵,计算各节点综合灵敏度;基于综合灵敏度选择合适的储能待接入的节点;将选择的节点输入至双层多目标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输出储能优化配置方案。该模型的上层为规划层,以储能系统年度净收益最大为目标;下层为运行层,以配置储能后配网的节点电压偏差最小和负荷波动最小为技术目标,并考虑功率平衡约束、储能系统荷电状态等约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综合考虑电压灵敏度和网损灵敏度,实现了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新能源消纳能力,降低了网络损耗,改善了电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然而,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配电网带来了一系列技术挑战,如电压波动加剧甚至越限、潮流反向至变电设备重载等问题,严重影响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储能系统作为一种灵活性资源,可以有效缓解新能源接入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配网侧储能系统,成为当前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

2、目前,关于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储能选址定容和运行策略优化两个方面。在储能选址方面,文献cn113541166b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节点电压综合灵敏度并按大小排序,选取排序靠前的节点作为储能安装节点集合,构建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双层多目标储能优化配置模型。文献cn118739363a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根据各节点的电压有功灵敏度及典型场景概率,计算各节点的综合电压有功灵敏度,并据此确定储能设备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网侧储能的基础数据至少包括:风光、负荷、配电网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灵敏度矩阵的构建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损灵敏度矩阵的构建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节点的综合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网侧储能的基础数据至少包括:风光、负荷、配电网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灵敏度矩阵的构建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损灵敏度矩阵的构建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节点的综合灵敏度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多目标储能优化配置模型中,规划层的目标函数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网侧储能优化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多目标储能优化配置模型中,运行层以配置储能后配网的节点电压偏差最小和负荷波动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会萌郭伟豪李相俊陈培育张利刘晓宇李焓宁贾学翠徐彬崔文庆修晓青李煜阳李谦王坤艾邓鑫甘智勇李武兴贺春鄂志君牛原于天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