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缓冲抗震耐久油箱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工程机械朝着高功率、多功能、高海拔方向发展,但随之产生的大冲击、强振动造成液压油箱等系统部件疲劳故障问题突显。液压油箱是整车的动力系统的主要部件,其疲劳寿命对于车辆运行至关重要。
2、目前工程机械所使用的液压油箱一般通过螺栓与车架硬连接。现有技术的缺点:
3、1、液压油箱设计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因液压泵吸油和液压系统回油引起的油箱内空气压力交变变化,增加了液压油箱内围板处的交变应力;
4、2、因液压油箱与车架直连,振源激励能够直接传递至液压油箱,造成其振动疲劳故障。
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油箱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空气缓冲抗震耐久油箱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带有气腔的抗震单元,气腔与油箱本体的内腔相连通,内腔中的气体排入气腔中提高抗震单元的支撑力,气囊中的气体排入内腔中提高抗震单元的减震效果。
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缓冲抗震耐久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本体(1)、设置于所述油箱本体(1)与车架之间的抗震组件,所述抗震组件包括若干抗震单元(2),所述抗震单元(2)包括底座(3)和滑动柱(4),所述底座(3)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设置有气腔(5);所述滑动柱(4)与所述油箱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柱(4)滑动设置于所述气腔(5)中,所述气腔(5)中的气体用于支撑所述滑动柱(4);所述气腔(5)与所述油箱本体(1)的内腔(11)相通设置,所述油箱本体(1)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气腔(5)、内腔(11)中的气体相互转移的动力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缓冲抗震耐久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本体(1)、设置于所述油箱本体(1)与车架之间的抗震组件,所述抗震组件包括若干抗震单元(2),所述抗震单元(2)包括底座(3)和滑动柱(4),所述底座(3)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设置有气腔(5);所述滑动柱(4)与所述油箱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柱(4)滑动设置于所述气腔(5)中,所述气腔(5)中的气体用于支撑所述滑动柱(4);所述气腔(5)与所述油箱本体(1)的内腔(11)相通设置,所述油箱本体(1)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气腔(5)、内腔(11)中的气体相互转移的动力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缓冲抗震耐久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5)包括滑槽(51)以及设置于所述滑槽(51)内的气囊(52),所述气囊(52)与所述滑槽(51)的槽底以及滑动柱(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囊(52)夹设于所述滑槽(51)的槽底与所述滑动柱(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缓冲抗震耐久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设置有通孔(31),所述气囊(52)设置有便于对接的伸出管(521),所述伸出管(521)穿设于所述通孔(3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缓冲抗震耐久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本体(1)设置有通气口(12),所述动力件包括气泵(6),所述通气口(1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荀志明,孙艳,蔡胜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耀坤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