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修复PU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00312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修复PU,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涂饰层、PU面层、PU发泡层、基布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微球封装技术,将聚氨酯预聚体、催化剂及丁二酮肟(金属螯合剂)封装在PU发泡层中,材料受损时,微球破裂释放修复组分,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触发预聚体与活性物质(如水分、多元醇)的交联反应,快速填补划痕或孔洞,修复过程无需人工干预,仅需外界条件(如光/热)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自修复pu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氨酯(pu)材料凭借其优异的耐磨性、耐化学性、弹性和机械性能等,在众多领域如汽车、建筑、纺织、医疗等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各行业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自修复聚氨酯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2、传统聚氨酯材料在受到物理损伤(如划痕、裂纹等)后,其性能会显著下降,且无法自行修复,这极大限制了其在一些对材料完整性和耐久性要求苛刻的场景中的应用。例如,在汽车内饰材料中,日常使用产生的划痕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加速材料老化。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修复pu,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涂饰层、pu面层、pu发泡层、基布层;

2、所述涂饰层的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半亮消光表面处理剂40-60份、消光表面处理剂45-60份、手感耐磨剂8-16份、消泡剂0.2-0.3份、抗菌剂0.2-0.3份、流平剂0.8-1份、交联剂5-7份、工业蒸馏水25-40份;</p>

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修复PU,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涂饰层、PU面层、PU发泡层、基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PU,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预聚体由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聚四氢呋喃在60-80℃下发生反应生成的含有氨基甲酸酯结构的预聚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修复PU,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内还包括与催化剂混合在一起的催化剂稳定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修复PU,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稳定剂为丁二酮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PU,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溶剂粘合剂A料为异氰酸酯,所述无溶剂粘合剂B料为多元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修复pu,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涂饰层、pu面层、pu发泡层、基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pu,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预聚体由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聚四氢呋喃在60-80℃下发生反应生成的含有氨基甲酸酯结构的预聚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修复pu,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内还包括与催化剂混合在一起的催化剂稳定剂。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航郭嘉朱梦琳劳一岂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