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与生态修复交叉,具体涉及土工布挡土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河道护岸工程作为抵御水流冲刷、风浪侵袭的核心措施,在水利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堤岸稳定性与滨水生态环境。传统护岸技术如块石护岸、混凝土护岸等,虽能通过物理屏障实现一定防护效果,但在生态兼容性与功能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局限,难以满足现代水利工程对生态修复与动态防护的综合需求。
2、现有护岸技术存在多方面缺陷:一是结构刚性化导致生态隔离,块石、混凝土等材料阻断水陆生态交换,抑制植被生长,造成岸坡生态功能退化;二是生态功能与工程强度失衡,草皮、预制生态框等新兴技术虽注重植被恢复,但根系锚固力弱,在高流速环境中易被冲刷剥离。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工布挡土结构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护岸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工布挡土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抗冲传感层、水力调节层和生态共生层;
3、所述抗冲传感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工布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抗冲传感层(1)、水力调节层(2)和生态共生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布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响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纤传感器、边缘计算终端和液压微囊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工布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响应系统的液压微囊阵列嵌入水力调节层(2)与生态共生层(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布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倒刺钉(4)的水平间距为1m-1.5m,且钉体表面设有防腐蚀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工布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抗冲传感层(1)、水力调节层(2)和生态共生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布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响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纤传感器、边缘计算终端和液压微囊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工布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响应系统的液压微囊阵列嵌入水力调节层(2)与生态共生层(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布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倒刺钉(4)的水平间距为1m-1.5m,且钉体表面设有防腐蚀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布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层的形状记忆合金丝为镍钛合金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绪鑫,何香玉,刘静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