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伏,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以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1、目前太阳电池作为新的能源替代方案,使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光伏太阳电池是将太阳的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具体的,太阳电池利用光生伏特原理产生载流子,然后使用电极将载流子引出,从而利于将电能有效利用。
2、随着光伏行业市场和产能的不断扩大,行业对银浆的需求也同步激增,银浆的价格随之水涨船高,成本不断上升,日益压榨利润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以及光伏组件,以保证阳能电池发电性能的同时,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
4、电池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5、导电阻挡层,至少设置于第一表面上;
6、多个第一栅线,设置于导电阻挡层上,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第一栅线由非烧穿型浆料形成,第一栅线的电阻率为6μω·cm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140μm≥w≥30μm;和/或,5μm≥h≥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包括铜粉和有机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粉还包括线性颗粒、v型颗粒、多边形颗粒和柱形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片状颗粒的直径中位值为0.8μm~5μm;和/或,所述片状颗粒的厚度中位值为100nm~500nm;和/或,所述球形颗粒的粒径中位值为100nm~500nm。
5.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140μm≥w≥30μm;和/或,5μm≥h≥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包括铜粉和有机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粉还包括线性颗粒、v型颗粒、多边形颗粒和柱形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片状颗粒的直径中位值为0.8μm~5μm;和/或,所述片状颗粒的厚度中位值为100nm~500nm;和/或,所述球形颗粒的粒径中位值为100nm~50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35%~60%;和/或,所述球形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35%~60%;和/或,所述片状颗粒的振实密度为3g/ml~6g/ml;和/或,所述球形颗粒的振实密度为3.5g/ml~5.5g/ml;和/或,所述片状颗粒的比表面积为0.4m2/g~0.7m2/g;和/或,所述球形颗粒的比表面积为1.5m2/g~3.5m2/g;和/或,所述有机物包括含8-18个碳的饱和/不饱和脂肪酸、硅烷偶联剂、pvp、硫醇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主体部和铺展部,所述主体部和铺展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包括半导体基底、第一掺杂半导体层和钝化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导电阻挡层间断不连续设置;或,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导电阻挡层连续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具有露出所述第一掺杂半导体层的开孔;所述第一栅线覆盖所述开孔且与所述第一掺杂半导体层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阻挡层填充于所述开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半导体层与所述开孔对应的区域形成改性层;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具有围绕所述开孔的热影响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何博,邱浩然,刘童,
申请(专利权)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