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孪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孪生驱动固废实时匹配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数字孪生是指利用物理实体(如设备、系统、建筑等)的多源数据,在虚拟空间中构建其动态、实时映射模型,从而实现对实体状态的感知、模拟、预测与控制的技术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融合物理模型、传感器数据、历史行为与运行逻辑,实现物理实体与虚拟模型的双向交互与同步更新。目前,建筑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转运与处理过程中,常依赖人工经验对源端与接收端进行粗粒度匹配,缺乏对污染物类型、接收能力、运输路径风险等要素的系统建模与精准协调。这种方式不仅导致固废调运效率低、污染转移风险高,还在高峰时段容易造成接收点拥堵和合规超载现象。部分系统虽引入静态规则或地理路径规划技术,但难以在动态多源数据下进行实时更新与融合决策。如何将数字孪生技术以及建筑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转运与处理过程结合起来便成为了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孪生驱动固废实时匹配优化方法及系统,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字孪生驱动固废实时匹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批次协同匹配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达性实体划分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建筑固废匹配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孪生驱动固废实时匹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批次协同匹配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达性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郅晓,陈宇亮,孟凡威,方鸿,刘卓,曾辉,房晶瑞,黄毅,杨黎,张迅,刘斌,邓利斌,任毅,姚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