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单元、存储阵列及其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9364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7
一种存储单元、存储阵列及其形成方法,存储单元包括:沟道层沿第一方向的一侧与第二导电层的第一面相接触,沟道层沿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一导电层相接触;第二导电层的第二面和第三导电层之间具有介质层。第一导电层能够兼顾晶体管的漏极和存储阵列位线的作用,第二导电层能够同时兼顾晶体管的源极、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和电容极板的作用,无需独立工艺步骤分别形成各结构,能有效简化存储单元的形成过程,提高工艺稳定性、提高器件稳定性,节省工艺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存储单元、存储阵列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演进以及数据处理需求的飞速增长,作为计算机系统关键组成部分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在存储架构设计方面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2、dram 的存储单元是基于单个电容和单个晶体管(1t1c)的设计,通过周期性地刷新操作来维持存储的数据。在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以及简单的电子设备中,这一结构能够满足基本的存储需求,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临时存储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3、然而,随着现代电子应用对数据存储容量、读写速度以及功耗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ram的存储单元的结构的局限性逐渐凸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简化存储单元的形成过程。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存储单元,包括:

3、单元叠层,单元叠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的层叠方向为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导电层,所述第四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一面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还位于所述第四导电层和第一导电层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还延伸至所述第四导电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互连柱,所述互连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互连柱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层和所述第四导电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导电层,所述第四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一面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还位于所述第四导电层和第一导电层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还延伸至所述第四导电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互连柱,所述互连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互连柱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层和所述第四导电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材料为重掺杂的铟镓锌氧化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材料为n型重掺杂的铟镓锌氧化物。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掺杂浓度为1e20~1e2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呈金属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层的材料为铟镓锌氧化物。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结构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结构还包括:侧向延伸电极,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所述侧向延伸电极自所述栅电极柱向所述沟道层延伸。

14.一种存储阵列,其特征在于,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储阵列,其特征在于,至少2个所述存储单元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存储阵列,其特征在于,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储阵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存储单元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呈阵列排布,其中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且所述第三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芯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