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疏水抗污润滑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921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疏水抗污润滑脂,属于润滑脂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润滑脂包括基础油60~70份、稠化剂10~20份、抗氧剂1~3份、防锈剂1~3份、抗磨疏水复合剂3~5份;所述抗磨疏水复合剂为氟硅烷改性ZnO表面负载氟硅烷改性SiO2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润滑脂的初始疏水接触角超过150°,显著高于传统润滑脂,能有效排斥水、腐蚀性介质及污染物。通过多级疏水结构设计,润滑脂在动态摩擦或潮湿环境中疏水性衰减缓慢。疏水结构减少水分和污染物侵入,降低润滑脂乳化失效风险,同时保护金属表面免受腐蚀,延长设备寿命。在高湿度、多污染物等复杂环境下(如深海、化工场景),润滑脂仍能保持稳定润滑性能,满足高端装备的严苛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润滑脂,具体涉及一种超疏水抗污润滑脂


技术介绍

1、润滑脂作为一种半固体润滑材料,在机械设备中承担着润滑、密封、防腐蚀及减震等多重功能,其核心作用在于通过黏附在摩擦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金属间的直接接触与磨损。

2、随着工业技术向极端环境(如深海、极地、化工腐蚀场景)和精密化领域拓展,传统润滑脂在复杂工况下的性能短板逐渐暴露,尤其是在高湿度、多污染物或频繁接触液体的环境中,水分侵入、润滑剂乳化失效及表面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设备寿命与运行可靠性。在此背景下,超疏水润滑脂的研究成为润滑材料领域的重要方向,其不仅需继承传统润滑脂的减摩抗磨特性,更需通过表面化学改性或结构设计赋予材料极强的疏水能力(接触角>150°),以排斥水、腐蚀性介质及污染物,从而解决潮湿环境下的润滑失效、金属腐蚀及污垢沉积等难题。然而,现有超疏水润滑脂技术仍面临多重挑战:其一,超疏水功能常依赖含氟化合物或纳米颗粒构建的微纳粗糙结构,但此类材料易因机械剪切或高温老化导致结构破损,疏水性能快速衰减;其二,润滑脂内部复杂组分(如稠化剂、添加剂)与疏水改性剂的相容性矛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疏水抗污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抗污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或聚α烯烃合成油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抗污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稠化剂为脂肪酸、二元酸、烷氧基钛、复合铝基稠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抗污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苯基α-萘胺二烷基二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抗污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剂为烷基苯磺酸盐、长链有机羧酸、失水山梨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疏水抗污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抗污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或聚α烯烃合成油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抗污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稠化剂为脂肪酸、二元酸、烷氧基钛、复合铝基稠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抗污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苯基α-萘胺二烷基二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抗污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剂为烷基苯磺酸盐、长链有机羧酸、失水山梨醇油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煜博秦军任昕陈煜东
申请(专利权)人:吉诺润滑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