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施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变电站用复合踏台。
技术介绍
1、在变电站的日常运行与维护过程中,踏台作为工作人员上下操作的重要辅助设施,其性能与质量直接影响到作业的安全性与工作效率。然而,传统的踏台在材料选用、结构设计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883112a所公开的踏台,为确保结构强度,采用了固定式设计,踏面高度不可调节,难以适应不同变电站现场的多样化使用需求,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和实际操作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变电站用复合踏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踏面高度不可调节的问题,保障踏台结构强度的同时,使踏面高度可调整。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用复合踏台,包括支撑座和踏板,所述踏板至少具有上下分布设置的两个踏面,所述支撑座与踏面之间还设有用于调整踏板高度的调节组件。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至少两个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用复合踏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3)和踏板(14),所述踏板(14)至少具有上下分布设置的两个踏面(144),所述支撑座(13)与踏面(144)之间还设有用于调整踏板(14)高度的调节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用复合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踏台还包括立板,所述踏板(14)固定在立板(15)的顶部形成开口朝下的主体(1),所述支撑座(13)具有竖向延伸的支撑围板(2),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用于支撑主体(1)的支撑杆组(3),所述支撑杆组(3)竖向可调节设置在支撑围板(2)上,所述主体(1)套设在所述支撑围板(2)上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用复合踏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3)和踏板(14),所述踏板(14)至少具有上下分布设置的两个踏面(144),所述支撑座(13)与踏面(144)之间还设有用于调整踏板(14)高度的调节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用复合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踏台还包括立板,所述踏板(14)固定在立板(15)的顶部形成开口朝下的主体(1),所述支撑座(13)具有竖向延伸的支撑围板(2),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用于支撑主体(1)的支撑杆组(3),所述支撑杆组(3)竖向可调节设置在支撑围板(2)上,所述主体(1)套设在所述支撑围板(2)上以将支撑杆组(3)包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用复合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3)包括主杆(31)、端管(32)和制动柱(34)以及制动螺栓,两根所述端管(32)分别固定安装在主杆(31)的两端,所述端管(32)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凸柱(33),所述制动柱(34)设置有凹槽(36)的一端插入端管(32)内,所述凸柱(33)位于凹槽(36)内,所述制动柱(34)凸出端管(32)的一端设置有沉孔(35),设置在沉孔(35)处的制动螺栓螺纹插入端管(3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用复合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围板(2)的端壁上设置有移动孔(22),所述移动孔(22)的侧边沿其高度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第二斜孔(23),所述主体(1)端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斜孔(12),所述制动柱(34)凸出端管(32)的部分贯穿第二斜孔(23)和第一斜孔(12)设置,所述制动柱(34)可移动至移动孔(22)内,所述支撑座(13)设置有底孔(21),所述底孔(21)与主杆(31)的轴线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用复合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3)包括端板(132)和侧板(131),所述侧板(131)垂直设置在端板(132)的侧边,所述侧板(131)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踏板(14)竖向活动安装在支撑座(13)的顶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用复合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竖向活动安装在侧板(131)上的托置架(4),所述托置架(4)与踏板(14)固定连接以支撑踏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旭明,江世进,卢帅帅,田志平,翁夏清,彭畅,张赛凡,唐君,李丹东,王剑强,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