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干组件和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9050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4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躯干组件和机器人,解决了躯干组件的布局不合理,导致机器人的续航性能差的问题。该躯干组件包括支撑组件、控制集成组件和多个电池组件,支撑组件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控制集成组件包括集成的多个控制组件,多个控制组件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使躯干组件具有更多的第二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多个电池组件。在多个电池组件中的部分电池组件的电量耗尽需要充电时,另一部分电池组件可以持续地为机器人供电,从而实现了多个电池组件交替性地为机器人供电,使机器人不间断地续航,提高了机器人的续航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躯干组件和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自动化技术正逐渐从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执行单一重复性任务转变为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执行复杂、多变任务。人形机器人的躯干组件是连接四肢组件和头部组件的关键组件,为了执行任务,躯干组件必须具备多种控制和机械系统以实现协同工作,而这些系统都需要电力支持。

2、但是,现有的人形机器人的续航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躯干组件和机器人,解决了机器人的续航性能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躯干组件,所述躯干组件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上侧和下侧,并包括:支撑组件,具有第一收容空间、第二收容空间和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位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朝向所述上侧的一侧,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控制集成组件,包括集成的多个控制组件,所述控制集成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并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多个电池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与所述支撑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躯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组件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上侧和下侧,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躯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组件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左侧和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躯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集成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躯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组件具有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前侧和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躯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后侧的端部具有依次设置的上侧面、后侧面、导向面和下侧面,所述上侧面朝向所述上侧,所述后侧面朝向所述后侧,所述下侧面朝向所述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躯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组件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上侧和下侧,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躯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组件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左侧和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躯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集成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躯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组件具有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前侧和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躯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后侧的端部具有依次设置的上侧面、后侧面、导向面和下侧面,所述上侧面朝向所述上侧,所述后侧面朝向所述后侧,所述下侧面朝向所述下侧,所述导向面连接所述后侧面和所述下侧面,其中,沿所述前侧指向所述后侧的方向,所述导向面与预设平面在所述第一方向的间距逐渐减小,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均平行,且位于所述导向面的朝向所述上侧的一侧;所述下槽壁还包括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后限位面连接,并与所述导向面贴合;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躯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组件具有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前侧和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躯干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