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蛹虫草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85286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菌株选育、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蛹虫草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出发菌株EF‑34经有性繁殖后,再经ARTP诱变选育筛选得到的一株高产虫草素、且发酵稳定不退化的蛹虫草菌株,其分类命名为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号为EF‑34‑Z‑1,已于2025年3月17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6025,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该菌株不仅包含蛹虫草全套基因组,且包含特征片段MAT1‑1、MAT1‑2。在虫草素的吨级规模生产发酵培养过程中,该菌株可重复稳定运行多批次,产量累积提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菌株选育、发酵,具体涉及一株蛹虫草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大型真菌,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的重要替代资源。虫草素是蛹虫草中一种关键且具有广谱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核苷类物质。大量研究表明,虫草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抗菌、抗病毒及神经保护等多种重要的药理活性,使其成为现代新药研发和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极具潜力的候选分子。因此,提高蛹虫草或其深层发酵产物中虫草素的含量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

2、通过育种手段获得遗传稳定、高产虫草素的蛹虫草菌株,被认为是提高蛹虫草中虫草素含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蛹虫草产业附加值的关键环节。然而,现有技术中,蛹虫草菌株的培育与应用在虫草素生产方面面临着一系列严重制约其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瓶颈问题:(1)菌株子实体形成能力(“出草能力”)不足,导致虫草素的总产量难以有效提升;(2)虫草素生产菌株普遍存在在连续传代或扩大培养过程中遗传不稳定、菌株发生退化、可重复性差,导致虫草素产量显著下降;(3)虫草素的生产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蛹虫草菌株,分类命名为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号为EF-34-Z-1,已于2025年3月17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6025,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蛹虫草菌株含有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特征基因。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菌株在发酵产虫草素中的应用。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菌株产虫草素的规模化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菌株的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蛹虫草菌株,分类命名为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号为ef-34-z-1,已于2025年3月17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6025,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蛹虫草菌株含有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特征基因。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菌株在发酵产虫草素中的应用。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菌株产虫草素的规模化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菌株的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规模化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蛹虫草菌株的种子液,是对活化后的蛹虫草菌株进行光照转色后,经过2~3次摇瓶培养,再经过2~3次种子罐放大培养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规模化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转色,其条件为:温度26℃、光照强度为200~500lx、时间7~10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规模化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摇瓶培养、种子罐放大培养的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汉杰魏荷芬陈勇刘庆国温庆仕唐成伦何智燕汤德朋马祥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