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云海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式童车及其折叠锁定装置与靠背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839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童车,属于折叠机构结构技术领域。一种折叠式童车及其折叠锁定装置与靠背调节装置,包括推杆以及底部带有轮子的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特征在于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通过中心盘与上部的推杆活动连接,推杆中部通过侧支撑与底座后端活动连接,前轮支架中部与底座前端活动连接,后轮支架通过后轮支架拉杆与底座中部活动连接,底座通过折叠锁定装置与后轮支架锁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推杆、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同时折叠在一起,并且能自行站立,同时设有靠背调节装置,可实现坐、倚、躺三用的功能,折叠后童车体积更小,携带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童车,属于折叠童车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童车也被普遍使用,为了便于携带童车,现 有技术中通常将童车设计为可折叠的结构,但这些可折叠的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童 车整体的占地面积还是很大,携带也不方便。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捷、携带 方式象提行李箱一样便利、能自行站立、占地面积小的折叠式童车。 本技术的一种折叠式童车,包括推杆以及底部带有轮子的前轮支架和后轮支 架,特殊之处在于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通过中心盘与上部的推杆活动连接,推杆中部通过 侧支撑与底座后端活动连接,前轮支架中部与底座前端活动连接,后轮支架通过后轮支架 拉杆与底座中部活动连接,底座通过折叠锁定装置与后轮支架锁定;当打开锁定装置,同时 抬起推杆并绕中心盘向前旋转时,推杆便通过侧支撑带动底座向上运动并逐渐靠近推杆, 底座通过后轮支架拉杆带动后轮支架绕中心盘向前轮支架靠近,当推杆、后轮支架、前轮支 架靠在一起,折叠过程完成; 上述一种折叠式童车的折叠锁定装置,包括与底座活动连接的后轮支架拉杆,后 轮支架拉杆通过第一联轴活动连接挂钩,挂钩一端通过卡槽活动卡接底座两侧所设的铆钉 柱上,另一端与联动杆固定连接,联动杆又与驱动片一端活动连接,驱动片另一端与脚踏活 动连接,脚踏与固定于后轮支架上的第二联轴活动连接,第二联轴与联动杆之间挂接拉簧, 联动杆的外端卡接在后轮支架上; 更进一步,底座后侧设有可调节靠背倾斜度的靠背调节装置; 上述一种折叠式童车的靠背调节装置,包括下部分别与底座活动连接的靠背架和 靠背支撑,靠背架中部固定设有调档件,调档件上部活动连接调档手柄,调档件根据需要设 有不同高度的档位,靠背支撑上部与调档件的对应档位处固定有可插入调档件内的横杆, 调档手柄前部与横杆成压动状态,拉紧弹簧一端挂靠于靠背架中部,另一端与靠背支撑连 接。 本技术一种折叠式童车,可以将推杆、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同时折叠在一起, 并且能自行站立,同时设有靠背调节装置,可实现坐、倚、躺三用的功能,折叠后童车的体积 更小,携带更加方便。四附图说明图1 :不带靠背调节装置的一种折叠式童车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 :不带靠背调节装置的一种折叠式童车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3 :不带靠背调节装置的一种折叠式童车折叠状态示意图。图4 :折叠锁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 :靠背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杆,2、前轮支架,3、后轮支架,4、中心盘,5、侧支撑,6、底座,7、后轮支架 拉杆,8、折叠锁定装置,9、第一联轴,10、第二联轴,21、挂钩,22、驱动片,23、脚踏,24、拉簧, 25、联动杆,28、铆钉柱,31、拉紧弹簧,32、靠背架,33、靠背支撑,34、调档件,35、调档手柄, 36、横杆。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技术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童车参考图l-5,包括推杆1以及底部带有轮子的前轮支 架2和后轮支架3,前轮支架2和后轮支架3通过中心盘4与上部的推杆1活动连接,推杆 1中部通过侧支撑5与底座6后端活动连接,前轮支架2中部与底座6前端活动连接,后轮 支架3通过后轮支架拉杆7与底座6中部活动连接,底座6通过折叠锁定装置8与后轮支 架3锁定,底座6后侧设有可调节靠背倾斜度的靠背调节装置; 当打开锁定装置8,同时抬起推杆1并绕中心盘4向前旋转时,推杆1便通过侧支 撑5带动底座6向上运动并逐渐靠近推杆1,底座6通过后轮支架拉杆7带动后轮支架3绕 中心盘4向前轮支架2靠近,当推杆1、后轮支架3、前轮支架2靠在一起,折叠过程完成; 折叠锁定装置,包括与底座6活动连接的后轮支架拉杆7,后轮支架拉杆7通过第 一联轴9活动连接挂钩21,挂钩21 —端通过卡槽活动卡接底座6两侧所设的铆钉柱28上, 另一端与联动杆25固定连接,联动杆25又与驱动片22 —端活动连接,驱动片22另一端与 脚踏23活动连接,脚踏23与固定于后轮支架3上的第二联轴10活动连接,第二联轴10与 联动杆25之间挂接拉簧24,联动杆25的外端卡接在后轮支架3上;当踏下脚踏23时,与 其连接的驱动片22在推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联动杆25受到向上的推力时带动挂钩21旋 转使其与底座6上的铆钉柱28脱离,当挂钩21与铆钉柱28完全脱离后,锁定装置打开,此 时童车即可进行折叠;当通过把手按下推杆1,联动侧支撑5向下压动底座6,底座上的铆钉 柱28压动挂钩21上端,从而使挂钩21向后旋转,当铆钉柱28与挂钩21的卡槽对应时,挂 钩21在挂接弹簧24的拉动下,挂钩21卡槽卡住铆钉柱28,此时童车处于锁定状态。 靠背调节装置,包括下部分别与底座6活动连接的靠背架32和靠背支撑33,靠背 架32中部固定设有调档件34,调档件34上部活动连接调档手柄35,调档件34根据需要设 有不同高度的档位,靠背支撑33上部与调档件34的对应档位处固定有可插入调档件34内 的横杆36,调档手柄35前部与横杆36成压动状态,拉紧弹簧31 —端挂靠于靠背架32中 部,另一端与靠背支撑33连接;当靠背32角度处于坐式的位置时,向上抬起调档手柄35, 调档手柄35前部压动横杆36,使横杆36与调档件34的卡槽脱离,向后移动靠背32到合适 档位时,松开调档手柄35,横杆36在拉紧弹簧31作用下卡入调档件34相应的卡槽内,以此 完成靠背32角度向后调节的坐、倚、躺三种功能。当靠背32角度处于躺的位置时,向上抬 起靠背32,横杆36在拉紧弹簧31的拉动下自动卡入需要的调档件34卡槽内,以此完成靠背32角度向前调节的坐、倚、躺三种功能。 本实施例一种折叠式童车,可以将推杆、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同时折叠在一起,并 且能自行站立,同时设有靠背调节装置,可实现坐、倚、躺三用的功能,折叠后童车的体积更 小,携带更加方便。权利要求一种折叠式童车,包括推杆(1)以及底部带有轮子的前轮支架(2)和后轮支架(3),特征在于前轮支架(2)和后轮支架(3)通过中心盘(4)与上部的推杆(1)活动连接,推杆(1)中部通过侧支撑(5)与底座(6)后端活动连接,前轮支架(2)中部与底座(6)前端活动连接,后轮支架(3)通过后轮支架拉杆(7)与底座(6)中部活动连接,底座(6)通过折叠锁定装置(8)与后轮支架(3)锁定。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童车,特征在于折叠锁定装置包括与底座(6)活 动连接的后轮支架拉杆(7),后轮支架拉杆(7)通过第一联轴(9)活动连接挂钩(21),挂钩 (21) —端通过卡槽活动卡接底座(6)两侧所设的铆钉柱(28)上,另一端与联动杆(25)固 定连接,联动杆(25)又与驱动片(22) —端活动连接,驱动片(22)另一端与脚踏(23)活动 连接,脚踏(23)与固定于后轮支架(3)上的第二联轴(10)活动连接,第二联轴(10)与联 动杆(25)之间挂接拉簧(24),联动杆(25)的外端卡接在后轮支架(3)上。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童车,特征在于底座(6)后侧设有可调节靠 背倾斜度的靠背调节装置。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童车,包括推杆(1)以及底部带有轮子的前轮支架(2)和后轮支架(3),特征在于前轮支架(2)和后轮支架(3)通过中心盘(4)与上部的推杆(1)活动连接,推杆(1)中部通过侧支撑(5)与底座(6)后端活动连接,前轮支架(2)中部与底座(6)前端活动连接,后轮支架(3)通过后轮支架拉杆(7)与底座(6)中部活动连接,底座(6)通过折叠锁定装置(8)与后轮支架(3)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云海
申请(专利权)人:杜云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