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巨厚含水层下注浆加固抗渗范围定量圈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8160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巨厚含水层下注浆加固抗渗范围定量圈定方法,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矿区的水文地质数据和岩石强度参数;对覆岩破坏进行预测与模拟,获取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基于注浆加固试验,结合所述水文地质数据和岩石强度参数,获取所需注浆层的最小厚度;基于所述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和所需注浆层的最小厚度,确定注浆加固层的三维空间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矿井基础水文地质条件,通过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实现注浆层最小厚度和三维范围的有效确定,保证注浆层满足加固抗渗需求的同时避免了过度设计。在此基础上,结合动态验证与反馈调整机制,进一步提升注浆加固抗渗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特别是涉及一种巨厚含水层下注浆加固抗渗范围定量圈定方法


技术介绍

1、顶板巨厚含水层(如白垩系洛河组、宜君组含水层)具有厚度大、富水性强、渗透性高、水压大(高达9.0 mpa)等特点。在高压水头驱动下,即便导水裂隙带尚未直接沟通含水层,地下水仍可沿岩层原生裂隙及孔隙向下渗透,促使原生裂隙进一步发育扩展,最终沟通导水裂隙带进入采动空间,诱发突水灾害。

2、针对这种条件下的防治水技术以疏放水、注浆加固抗渗为主。但巨厚含水层水源补给充足,疏放困难。因此,注浆加固抗渗为最佳选择。针对巨厚含水层,现有注浆技术普遍选用钻探注浆的方式,注浆改造工作面顶板与巨厚含水层之间某一岩层,以提高其抗渗能力,形成“人造隔水层”或“加固阻水带”,减少水害发生的风险。其中,注浆的厚度与范围决定着注浆的效果。厚度不足将导致注浆加固层难以承受上方高水压的渗透侵蚀,范围不足则会遗留注浆盲区;厚度或范围过大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产生离层带来额外的风险。

3、然而,现有的注浆加固方法对于注浆厚度与范围的确定多数依赖于人为经验,缺乏定量的确定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巨厚含水层下注浆加固抗渗范围定量圈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厚含水层下注浆加固抗渗范围定量圈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文地质数据包括:含水层的厚度、空间展布、富水性、渗透系数、静水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厚含水层下注浆加固抗渗范围定量圈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覆岩破坏进行预测与模拟,获取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厚含水层下注浆加固抗渗范围定量圈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需注浆层的最小厚度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巨厚含水层下注浆加固抗渗范围定量圈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巨厚含水层下注浆加固抗渗范围定量圈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厚含水层下注浆加固抗渗范围定量圈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文地质数据包括:含水层的厚度、空间展布、富水性、渗透系数、静水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厚含水层下注浆加固抗渗范围定量圈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覆岩破坏进行预测与模拟,获取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厚含水层下注浆加固抗渗范围定量圈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丹张吉雄李文昕杨海燕吴疆宇刘业献刘全辉马志松高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