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分布式光纤永久变形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7807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路面监测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分布式光纤永久变形监测方法,步骤如下:在试件中铺设单模光纤:在试件中铺设全桥式应变计:通过应变采集仪实时监测试件在标准车辙试验过程中试轮移动时的光纤振动信号和试轮移动时的应变变化;利用matlab数据分析软件对光纤振动信号和应变变化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的光纤振动信号和应变变化分析其数据变化趋势,建立二者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数学关系,实现光纤振动信号对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分布式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分布式光纤永久变形监测方法,实现对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实时、动态、大范围、长距离、高精度监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监测方法,尤其是涉及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分布式光纤永久变形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道路网络的日益庞大,路面变形监测已成为提高道路安全性和通行效率的重要课题。当前的路面变形监测方法,如点式传感器、红外技术、雷达探测以及数字影像等技术,虽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对大范围、长距离的路面监测局限更为突出。

2、当前的监测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3、局部性限制:当前的监测方法仅能获取有限监测点的信息,难以实现对大范围路面永久变形的全面监测,导致局部信息无法代表整体路面状况。

4、实时性不足:部分监测技术如红外技术、数字影像等,需要后期数据处理,无法实现实时监测和动态评估,限制了其在复杂交通条件下的应用。

5、监测精度有限:雷达探测等技术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信号干扰、温度变化等,可能导致监测精度下降,尤其是针对微小变形的检测效果不理想。

6、设备成本高且维护复杂:部分监测技术如点式传感器系统需要大量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分布式光纤永久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分布式光纤永久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双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件上表面铺设区域设定垂直于试轮移动方向的单模光纤铺设路线,沿光纤铺设路线刻制光纤槽,槽内平直铺设单模光纤,在光纤槽内填充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固化后形成一层保护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分布式光纤永久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双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件下层的上表面设定全桥式应变计的铺设位置,在铺设位置制备与全桥式应变计大小相匹配的凹槽,在凹槽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分布式光纤永久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分布式光纤永久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双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件上表面铺设区域设定垂直于试轮移动方向的单模光纤铺设路线,沿光纤铺设路线刻制光纤槽,槽内平直铺设单模光纤,在光纤槽内填充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固化后形成一层保护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分布式光纤永久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双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件下层的上表面设定全桥式应变计的铺设位置,在铺设位置制备与全桥式应变计大小相匹配的凹槽,在凹槽的下部铺设细沙层和沥青后,在槽内嵌入全桥式应变计,在全桥式应变计的上部铺设细沙层和沥青形成保护层,再合成第二层车辙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分布式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京楠马天举张富杰王子龙覃茂峰陆明立张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