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航空器自适应调节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动航空器。
技术介绍
1、现有电动航空器在复杂风场环境下,面临着多重飞行稳定性挑战:其传统支架结构多为固定形态,无法根据实时气流变化调整整体受力分布,当遭遇阵风、乱流等突发风况时,易产生机身晃动、姿态偏移等问题;旋翼周边气流控制缺乏灵活调节机制,固定的气流导向结构难以应对不同风速、风向带来的气流干扰,导致旋翼升力不稳定,尤其在高低速风场切换时,容易出现升力突变现象;起落架作为与地面接触的关键部件,其固定的支撑角度和高度设计,不仅在起降阶段难以适应崎岖或不平整的地面,在飞行过程中也会因气流冲击产生额外阻力,进一步影响航空器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现有系统缺乏对风速等环境参数的实时感知与结构响应的联动机制,无法实现从环境监测到结构调整的即时反馈,导致航空器在复杂风场中始终处于被动应对状态,极大限制了其在多变气象条件下的安全飞行能力和作业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电动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因风速变化导致的飞行稳定性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航空器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航空器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航空器支架组件(1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航空器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支撑杆(102)上设置有安装槽(103),所述泄风板(30)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103)内壁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航空器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4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航空器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40)还包括:
6.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航空器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航空器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航空器支架组件(1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航空器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支撑杆(102)上设置有安装槽(103),所述泄风板(30)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103)内壁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航空器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4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航空器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40)还包括:
6.一种电动航空器自适应调节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张磊,盖迪,陈彦合,王征,尹崇,孙金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用航空沈阳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